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性别研究视角下的性别多元 作者:陈珏岑 来源:《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第06期 摘 要 社会性别研究其作为社会学下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与之相关研究在我国还尚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本文旨在社会性别研究的学科前提下,介绍社会性别与自然性别的概念与区别,去理解社会学意义上的“性别”概念的含义,以及反思社会上长期存在的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和探讨性别多元的存在。希望对于人们在追求最广泛意义上的性别平等和树立性别多元意识有所助益。 【关键词】社会性别;性别多元;性别刻板 在性别概念上而言,许多人认为只是对于人们生理状态下的男或女的简单概括定位,实际上则不然。性别概念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自然属性的性别(sex)即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性别含义,这种概念就是指的与生殖直接相关的具有不同生理构造的性别,就是男(male)或女(female),其区别是由染色体测量鉴定而确定;第二层含义指的就是社会性别(gender),指的是在社会学视野下的由社会文化给予了男女不同的社会行为准则、表现形式及象征意义等。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在社会性别的概念下的性别多元存在与发展。 1 现实生活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在平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众对于定义男人和女人的主要标准其都来源于和社会文化相关的“社会印象”,也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其本身的文化传统固化了有关男女的衣着打扮、行为举止、经济分工和社会交往等等。如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就强调“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对于理想家庭分工模式亦也是凸显“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这就使得人们对于男女的性别气质产生了固化,形成了一种性别刻板印象,即男性的性别气质就必须阳刚、坚韧、雄壮等,女性的性别气质就需是温柔、恭顺、婉约等。加之大众传媒在不经意间普遍地传播这种固化的社会气质和形象,在社会上人们表现出来的就是对于“奶油小生”和“女汉子”的嘲讽和调侃,对于在文化中与社会印象相反的行为举止和性别气质的不接受和不容忍。 到了20世纪以来,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女性主义的发展下,其不仅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革的同时,也推动了人们对于传统性别印象的反思。“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为什么男人非得要刚强女人非得软弱”等一系列这类问题引起了许多社会学、人类学学者的关注。在如今一个提倡多元化的社会,却要在性别气质上要求某个人去遵循一套长久不变的性别刻板印象,其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2 正视性别多元的存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c6ee6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