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朱自清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选手,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荷塘月色》。同学们,上课,请坐。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课文之前先来听一首优美的歌曲,好歌曲听完了,你知道这首歌的名字么?对,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来自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自朱自清的优美散文【板书:荷塘月色 朱自清】。 二、 展示目标(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节课需要完成三个学习目标) 1、 积累字词,了解作者。 2、 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美。 3、 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检测预习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完成本课的预习:掌握字词、了解作者、边读边勾画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下面我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嗯,通过大家读课文以及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预习的不错。老师感到非常高兴。请看大屏幕,我给大家强调本文几个重点词语:蓊wěng蓊郁郁、袅娜、倩影、煤屑路。希望同学们熟记这几个词语的读音、字形。 四、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美(接下来我们一起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美,完成目标二) 1.同学们通过预习你觉得那几段写的最美呢?对,4-6自然段 2.我们一起齐读这几段,然后小组讨论,月下的荷塘景色美在哪里?【画荷花】看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哪个小组自告奋勇说一下,请这个小组代表,请坐,说得非常好。月下的荷塘美景分别体现在荷塘美和月色美以及四周的风光美。(1)我们先来看作者在写荷塘美时都写了哪些景物?分别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荷塘美】你已经迫不及待想说一说,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嗯,说的不错。用比喻来写荷叶,将荷叶比喻成“亭亭的舞女的裙”。“羞涩的打着朵”,这是用拟人来写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是用博喻来写荷花。在描写荷香时有这样一句话:“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声”,而“歌声”是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为一体,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这种写作方法就是通感。那总结一下,什么是同感?对,通感就是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上的感觉移用到另外一种感官上。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呢?谁来补充一下,你来,说的非常好,荷叶、荷花、荷香是静态的,荷波和流水是动态的,这样动静结合表现月下的荷塘更加的幽雅。(2)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月色美的呢? 【月色美】。这位同学说得很到位,作者运用泻、浮、洗、画这几个动词将无形的月光幻化为有形的美景。还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3)荷塘四周的风光又是怎样的美景呢?我们一起来读美美的读一读。【四周美】 五、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目标四。 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作者为什么去荷塘?作者的感情变化又是怎样的?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准确,文章一开始就写道“这几天心里颇【板书:不宁静】”于是从家里走出来,【画房子】,寻【求】宁静,在途中作者对小路和树木的描写表现出淡淡的哀愁,到了荷塘欣赏荷塘月色美景中有了淡淡的喜悦,于是【得】到了这份宁静,人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又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产生惦念江南的思想,作者想超脱而不得,于是走【出】宁静回到家中。 六、探讨主旨,拓展延伸 刚才说到作者产生了惦念江南的思绪。作者为什么惦念江南呢?我听到有同学说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家乡”。我们通过课本的注释可以了解到作者是江南人,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思乡】情。那,课本最后的落款同学们注意了没有?1927年,1927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请看大屏幕,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是中国的白色恐怖时期,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有一种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思想感情,作者对时局的担忧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 七、 课堂小结 家再看大屏幕,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看看掌握了没有,哪些地方觉得还有欠缺,课下小组间再交流一下。这节课,我们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美。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动静结合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相信荷塘月色的美景已经深深的印在脑海里。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让我们带着感情再把课文读一遍。 八、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的4、5、6自然段。 2、 参考《荷塘月色》中写景的文字,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或一处美景。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b3aeaa9b90d6c85ec3ac6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