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子方等古诗都是苏轼的作品三带雨的俗语可不一定表示是真下雨 1、以写“雨”为主题的诗歌 苏轼单纯写雨的诗歌通常有着一个非常鲜明的主题:祈雨。水旱是中国古代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当面临着自然灾害的降临时,苏轼作为一个受到过大量儒家忠君爱民思想熏陶的士大夫,自然要对遭受灾难的地区表示关注和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然而受制于科技的发展,通常所能做到的便是祈雨。因此,苏轼一生写了大量这样的诗文,《喜雨亭记》就是其中的代表: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苏轼在《喜雨亭记》的最后歌颂道:如果天上下的是珍珠,不能使受寒的人将其当作短袄;如果天上下的是美玉,不能使受饿的人将其作为食物。短短二十四个字,充分地描写出了对天下苍生而言“雨”是有多么的重要。 而除了旱灾之外,洪涝灾害对百姓的伤害同样是巨大的,“苦雨”同样也是苏轼创作的题材,《吴中田妇叹》就是这一题材中最为著名的诗歌: 苏轼的仕途,终其一生都不算顺利,几次被排挤出朝廷。宋熙宁五年的冬天,苏轼在湖州写下了这首诗。当时,宋神宗与王安石所推行的变法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 解了社会矛盾,但是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弊端。苏轼看到了江浙一带农民的悲惨生活,从而受到了极大的感触,遂写下了这首诗,用以揭露新法的弊端和对苛税的抨击。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诗的开篇两句写出了今年的稻米成熟甚晚,幸而秋天的到来并未需要太久。接着笔锋一转,写道,“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霜风来到之时,大雨如注,甚至农具都因为潮湿而发霉了。随后写出了这直击灵魂的句子——“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泪水哭尽,双目哭干而雨不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金黄色的穗子洒在泥土之中。在田头的茅草棚中住了一个月,好容易等到了天晴,将稻子运回家中。随着前八句的结束,农民对稻子的收获也告一段落,然而农民所遭受的苦难却仍旧没有结束。 2、以“雨”作为烘托的诗歌 苏轼的作品中虽然存在着大量以“雨”为主题的诗歌,但是同样也存在着大量不专门写雨的诗歌。在这些诗歌中,“雨”,往往只是一个意象,这样的“雨”,它的感情就更为丰富,韵味也更加深刻。 如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这是一场轻快自然的雨,诗歌中对西湖美景的赞赏和生动地刻画,让人仿佛真的身处在西湖之上。而西湖之美,并非艳阳高照,一望无际的。这样的“雨”,这样“朦胧”的西湖,才是西湖真正的美。也正是这样一个烟雨的西湖,她的神秘,她的妩媚,她的超凡脱俗,才最能勾起人们心目中的共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b7d6757bb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