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方式的创新

时间:2023-01-28 13:20: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方式的创新

摘要:初中的劳技课是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而在初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也必须要通过进一步的指导好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程进行研究和思考,以课程设计及实验实践等方式,搞好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思考和勇于提高、敢于创新等能力培养。

关键词: 劳动技术 课堂教学 创新发展

初中的劳技课是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而在初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也必须要通过进一步的指导好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程进行研究和思考,以课程设计及实验实践等方式,搞好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思考和勇于提高、敢于创新等能力培养。初中劳动技术课是针对学生进行的潜能意识的提升的过程,对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良好的启发作用。教师更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思念和思想,实现教学模式和机制上的创新发展。 ―、转变观念,做创新型教师

实现劳动技术教学的创新,应从劳动技术教师抓起,只有教师先有了追求发展与创新的思想,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被激发,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必须要彻底摒弃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培养创造教育的途径之一就是:“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师生观,在民主条件下师生共同创造。”所以,劳动技术教育要创新,必须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笔者在进行《剪蝴蝶(一)》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先让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且剪纸技术高的两名学生做“老师”,讲述他们是怎样构思设计剪出形式美妙的蝴蝶的。而到了《剪蝴蝶(二)》的教学设计中,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创意过程,然后推荐一个优秀成员参与到班内的创意交流活动中,最后四个小组再各自推选出一份创意最好的作品在班内进行交流。接下来,是师生互动环节,当学生们进入了紧张有序的创作阶段,笔者就深入到各小组中指导创作。本节教学内容,由于我打破了常规,改变过去“填鸭式”和“一言堂”


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灵活的教学情景,把课堂教学活动交给学生去“主宰”,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展示了他们的才能。

二、激发兴趣,做引领型伙伴

在劳动技术课教学中,笔者经常利用各种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神聚课堂,从而更加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如:在教七年级第一节剪纸课时,我先将自己用彩色纸精心剪制的式样美观、品种繁多的四瓣花、八瓣花以及美丽的蝴蝶、可爱的小燕子、吃着萝卜的小白兔、银光闪闪的大鲤鱼等作品用实物投影放大在幕布上展示,学生们立刻被那些精美的作品吸引了,对剪纸的兴趣大增,纷纷嚷着让我赶快教他们。 三、因势利导,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学生素质的发展全面提高,最终要落实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中,笔者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让劳动技术课成为实施德育的载体。 如:在教学生剪五角星时,笔者先不讲五角星的折法和剪法,而是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五角星作为一种艺术图形,在什么地方被采用?你知道多少?红色五角星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又有哪些联系?学生们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后,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国旗、国徽上有五角星;团旗、团徽、少先队旗上也有五角星;红军帽子上是红五角星;好多国家的国旗上都有五角星,等等。听了学生们的回答,我又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谁知道国旗和国徽的图案?它们各有几颗五角星?五角星的大小是否一样?这些五角星的含义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设置很自然地跟德育接上了轨,听着学生们准确的回答,我满意地微笑,不停地点头,并及时对学生的正确答案给予鼓励。一堂关于了解国旗和国徽知识的思想教育,就这样在学生急于动手剪纸前渗透到他们的脑海中了。

四、注重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1.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其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


新意识,使他们在特定的客观情境中获得丰富而强烈的感受、体验乃至情感,激发其思考与探究的冲动和激情,发展其创新能力,要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思考权、讨论权、质疑权和总结升华权交给学生,提倡学生在做、思、疑、综中发展,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创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新性的言行萌芽。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是服务者、协调者,学生挑战书本、挑战教师、质疑权威的见解和异想天开的设想是课堂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权威,也是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引导学生不盲目从众,大胆探索,不墨守成规,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设想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相信自我,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并不是唯一的,从而树立起科学的合作观、进取的竞争观、创新的思维观,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表扬、激励,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教育理学研究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教师要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组织能力,就要善于寻找课堂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支持学生独树一帜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力人人都有,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的思想火花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我同学科的周老师,他上课表扬学生的方式很特别,假如哪个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表现突出了,老师就号召学生给该生“小鼓掌”一次。所谓“小鼓掌”是只有动作而没有声音的鼓掌,这样的鼓掌方式很个性,鼓掌的学生可以互相观望着喜笑颜开,得到掌声的同学在这样独特的方式下会更加努力。这样的方式还不会因为自己班搞活动而影响了邻班的教学。就是这样,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小鼓掌”绝不亚于物质奖励。

总之,有生命的课堂是以实践操作为特点,以课堂教学为基点,以社会生活为拓展点的课堂。作为教师,应充分准备每节课,精心设计教学模式,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勤于动手,反复训练,以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让他们在劳动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成为社会需要的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bd5e4fe43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