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共生:市民化的愿景与实践路径——共生视域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治理研究》书评 作者:柳发根 来源:《学习月刊》 2019年第3期 21世纪以来,“和谐’理念成为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相继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与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和谐’概念,确立了“和谐共生”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且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当使命、引领未来的全新理念和思想武器。 21世纪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世纪,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将成为一种常态。那么,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为何必然又何以可能?和谐共生思想对于认识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有何实践意义?如何推动或构建某个实践领域的和谐共生?若干和谐共生的理论问题都亟待学界倾力研究。姚德超博士所著《共生视域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治理研究》一书,即是对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的理论与实践开展积极探索的产物,堪称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市民化问题的典范之作。这部著作是姚德超博士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8年5月正式出版,全书共5章,约30万字。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转移人口在达到一定经济收入水平基础上,经历城乡迁移和职业转变的同时,获得城镇永久居住身份、平等享受城镇居民各项社会福利和政治权利,并完全融人城镇社会的过程。其内涵主要包括职业的转变与身份的转变。目前学界的基本共识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但其身份未由农民转为市民。农民市民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研究的热点主题,理论成果极其丰富。与其他市民化研究著作相比,该书具有不少亮点。 首先,最大亮点是理论工具选择独辟蹊径。作者选择发源于生物学但在社会科学领域尚属“初出茅庐”的共生理论作为理论工具,独具匠心。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框架的运用,既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深切关注与深度思考,也增强了著作的理论特色与独特魅力。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是共生的三大要素。除第一章介绍共生进化的理论之外,其他章节都是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治理的相关分析。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变迁的逻辑,第三章分析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共生关系,第四章分析两者共生的制约因素,第五章具体阐述农业转移入口市民化的共生治理。共生理论无处不在,与篇章内容结合紧密。作者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揉合在一起,从共生介质、共生关系、共生制约因素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问题,从改善共生环境、优化共生界面、健全共生机制三个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最后归结为政策创新,整个分析思路恰如一个‘科学环”。 作为生物学的理论,共生理论被运用于分析社会问题,已有不少先例;但是,这么深入透彻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笔者认为,作者立足于实践,系统阐述了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共生进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尽管存有诸多美中不足之处,但仍不失为著作的一大特色。 其次,结构紧凑,逻辑性强。全书围绕如何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共生治理展开,更具体的问题包括: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共生现状如何?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共生阻力主要是什么?如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共生进化?这三个具体问题如同珠玑,被共生治理这根主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c20982e72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