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对比讲授 盛唐时期的诗歌有着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气势和意境,笔者认为,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尤能体现盛唐之音。《唐诗宋词选读》在“盛唐”专题中选录了高适、岑参的两首边塞诗,这两位是盛唐边塞诗派的健将,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高适边塞诗最著名的便是这首《燕歌行》,它是一幅概括力极强的边塞生活全图。岑参边塞诗最著名的是两“歌”一“行”,教材所选的正是《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乌申斯基说:“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将这两首诗对比阅读,会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边塞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也可以促使学生求同存异,更为细致地了解不同的创作风格、主题内涵。 (一)、对边塞风光的描绘 《燕歌行》一诗中是这样来描写边塞风光的:“山川萧条即边土”“大漠穷秋塞草腓,古城落日斗兵稀”“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这些诗句中的“萧条”“腓”“落日”“苍茫”等词可让人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一片荒漠之中矗立着一座孤城,斜阳把昏黄且冰凉的余晖淡淡地抹在城墙上,四围俱寂,荒无人烟,只有几匹战马踢踏着铁蹄出来寻觅食物,远处则为一望无际的荒漠。《燕歌行》中对边塞风光的描写突出了萧条、苍凉、苍茫、广漠的特点。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则是这样来描写边塞风光的:“平沙茫茫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风头如刀面如割”。诗人写出了狂风卷着飞沙,遮天蔽日,一派混沌的迷蒙景象。主要突出了对于塞外狂风的描绘,塞外风大且猛,环境十分险恶。这两首诗在写景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塞外环境是十分恶劣的。 (二)、对战争的描写 这两诗都没有对战争的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都写了出师情形和战斗结果(《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是预测战斗结果。)《燕歌行》中是这样描绘出师情形的:“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 石间”。这两句诗及其形象地描绘了军队敲锣打鼓、旌旗蔽日、浩浩荡荡前行的画面,并突出了将领不可一世的骄横姿态,这点出了这场战役失败的关键因素:将领的轻敌、骄横、张扬、荒淫失职。所以战斗的结果只能是“孤城落日斗兵稀”“力尽关山未解围”。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军队出师时正是“匈奴草黄马正肥”时,“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这就和《燕歌行》中的将领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处的将军夜不解甲,带领士兵连夜行进。寒风凛冽,吹在脸上又如刀割一般疼痛,但听不到将士们的半点埋怨,也听不到人马喧哗声,只有兵器撞击时发出的清脆响声,更令人想象出将士们不畏艰险、威武雄壮的姿态。有这样不畏艰险、威武雄壮的军队,什么战役不能取胜呢?诗人在诗的末尾作了大胆的设想,“车师西门伫献捷”,这既是祝愿,也是对即将作战的将士们的鼓励,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同样是与匈奴作战,一败一胜,究其原因,更为感慨! (三)、主题思想 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诗人极力渲染朔风夜吼,飞沙走石的自然环境,和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将军金甲”三句更写出军情的紧急,军纪的严明,用偶然听到的“戈相拨”的声音来写大军夜行,尤其富有极强的暗示力量。所以岑参的诗主要是歌颂唐军将士在反击侵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不畏艰险、斗志昂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燕歌行》中说“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两句诗极沉重极深刻地表达了主题。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将领们却在营帐中日日笙歌,根本不管在前线奋力杀敌的战士们的死活,也无心过问战争的成败。在这对比之下,他揭露了军中将领的腐败无能,大大加重了其诗作的社会意义,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四)、艺术手法 《燕歌行》一诗中多用对比手法。“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对比写出了双方紧张的军事活动;“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则写出了军营中将领士卒之间的悬殊差异,并揭露了将领 的荒淫腐朽。“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则是古今将帅的对比,而作者的讽刺之情则寓含其中!对比手法使得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深刻。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多用衬托、夸张手法。“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这是以对边塞凶险、恶劣的环境描写来反衬将士的豪迈坚强、不畏艰险的气概。“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则运用了夸张手法,因为行军急切,气候寒冷,所以蒸腾的马汗旋即凝结成冰,起草完讨伐敌寇的檄文之后,帐营中的“砚水”很快凝结。这些大胆的夸张使得将士不畏艰险的英勇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艺术手法不同,表达的效果不同,但都能让读者对边塞诗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高适的《燕歌行》为主,再对比阅读岑参的诗,求同存异,让学生深入思考、对比,可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去了解盛唐时期的边塞诗的内容及风格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c3eed215901020206409c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