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林曦的小世界的分享:惊蛰 | 无声的温暖令我们醒来 春天的雷,醒来的虫儿 惊蛰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了,我们也由此进入到了仲春时节,时间过得真快。 二十四节气中,惊蛰是唯一用动物行为起名字的那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蛰”的意思是虫子藏起来冬眠,不吃也不动弹。在古人的想象里,每年三月这一日,天上的雷神,手持着锤子,接连击打天鼓,发出轰轰雷声。这些春雷声叫醒了冬眠的虫子们,还有所有在冬天变得迟缓的万物。所以这一天叫惊蛰。 但真正的,是日渐的,无声的温暖,在叫春天醒来。由于季节的变换,气温在春季开始往回升,尤其到了每年的三月5、6日左右,气温回升得更快。新生的温暖空气,与秋冬残留的冷空气交汇相撞,形成了雷。同样的,也是因为东风变暖,土地膏润,冬眠里的小动物们渐次醒来。 说来也都是无妨的。世界就在那儿,我们的先人更喜欢用诗意的方式去看它。正如三月初的春天,在诗人的眼里,便是“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篱落起蛇虫”。 苹果花才像雪,梨花瓣子是月亮做的 以前,人们把花开时吹过的风叫做“花信风”,也就是带有开花音讯的风候。从小寒至谷雨,一百二十日,八个节气。在这些时日里,古人以每五日为一候,并在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选了一种花期最为准确的植物为代表,来应一种花信,是为“二十四番花信风”。 惊蛰的花信是: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惊蛰后,可以等桃花灼灼,再过五日,有杏花,然后是蔷薇,百花在此时苏醒,又要到争春的时节了。 汪曾祺先生有一句话,很可爱,说的便是这些开得热闹的花: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唐代时,每到春天,长安的男女,会约好去郊游踏青。看到名花,就在花前铺草垫和席,围成一圈,插杆结索,解下身上的红裙垂挂,以作野宴的帷幄。 当时的学士许慎选,也常与亲友在花圃中摆宴席,却从不布置坐具与帷幄,是让童子将落下的花瓣堆聚在一起,说,我已经有花瓣垫子了,还需要坐具么? 有星落,也有星升起 惊蛰后天,是龙抬头。我们的古人发现,这时候的天空会出现一个天象,东汉的王充在《论衡》里说,是“昴星低时火星出”的日子到了。 就像春天有桃花,夏天有鸢尾,秋天有菊花,冬天有腊梅,夜空上的星星也随着四季的流转,不断升起落下。 昴星便是亮在冬季夜空上的。它也叫昴星团,是离我们最近也是最亮的疏散星团之一。如果夜空晴朗,用肉眼就能看见。 那颗火星,常常挂在夏天的夜空上。它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火星,是西方叫天蝎座里的一颗很亮的星。在中国古代天文学里,它是“东方青龙”中的一颗星,位于青龙的龙心,它出现在夜空时,便代表着青龙已经抬头。 “昴星低时火星出”的意思是:这一天日落时,昴星团跟随太阳,落入西边的地平线,而东边的地平线上,“火星”慢慢升起。这个天象有它自己的意味,世间万物在此时真正苏醒,春天真的到来了。 这一日,苏辙去了东园耍 北宋的苏辙,写过一篇《游景仁东园》。说的是惊蛰这一日,他穿着轻衫,去东郊游玩,遇见了好些春日的景色。 因为很可爱,林曦的小世界把它作了简单的翻译,给你看 ▼ 已是惊蛰了,城里的草木好像还未发觉一样。有点儿无聊,就怪春天晚来了。我尝试着只穿轻裘,乘坐轿子去东郊耍。沿途看到百草生机,乔松解下冬日的寒姿。 道路上呀,满眼都是车乘,和穿着官服的人。人生只是瞬间,好在还有这样心底闲暇的片刻。大家都带着美酒,上面还漂着浮沫,有佳美的蔬菜,也有柔白的茅草嫩芽。春天来时,不要觉得早,它来到、离开,都格外地快呢。 侯伯爵府的朱门里,芳菲掩盖不住。田地里,一畦畦花,像锦簇的衾被;庭院里,桧柏森森,像招展的旌旗;松柏和竹子碧绿,街巷里都是嬉游的人儿。慢慢地享受,感受,也就是拥有它了。 都城早早就要闭门,众客纷纷将归。夕阳返照的垂杨柳条里,归去的马车踏出阵阵红尘。人散去,周遭安静下来,庭院的天空上,星斗垂落。尽兴之后,安心入眠,这便是有生之年里的快意事。 注:林曦的小世界 水墨画家林曦的小乐园,一册美学生活的电子杂志书,关于传统与当下的原创内容,线上与线下皆有分享、互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cf1e08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