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和《春日偶成》

时间:2022-06-01 00:43:4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南春》和《春日偶成》



对于古诗教学,我还没能寻到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教学平台,曾经有过让学生沉醉的《望洞庭》的探索,却也淡忘在了脑后,使我无法回避对教学环

节的重新建构,意在让我们的师生能经历一次愉悦的诗歌之旅。曾读过王崧舟的文章,他认为诗是不可解的,但在教学中又不可不解,乃至我们必须面对两难的境地。诗被卷入课程,既是她的幸运,更是她的不幸。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用在的智慧和才情保护的存在,使她免于被拆解、被蒸发。诗是一个极易被糟蹋和摧残的小生命,教学中梢不留神,诗的存在就可能被毁掉,诗是不能搬家的,诗栖居的言语形式就是她唯一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橡树,一挪就死。因此,教诗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诗,而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画面上感受她的诗意,诵读出诗的魂灵……



1


必须得承认,积累肤浅的我尽管在课堂上游走了十六年,但决然没有用这般的思想高度来思考引领过教学。细细数来,有过近五十首教学古诗的经历,只不过是按部就班的读读、说说罢了,还从没有走近过经典古诗所创意的阔远世界,感同身受地意会出诗中的魂灵。有时候读得虽然高亢与悲怜,但心依旧未曾融入诗所营造的意境。之所以如此言语,因为自我读书起,还没有真正被那首古诗感动过,诗情自然只能在语言外部标签似的的晃荡。今日之所以要思考古诗的教学,我所最希望做的就是让尴尬的历史不再延续…… 到底该如何教学《江南春》和《春日偶成》呢?在教室的黑板上除了写下系统而全盘而的考虑还不曾有过。 到底改如何教学,才能将学生和我这个教师的心灵引领进诗请情诗境呢?为此,我不免想到了文含诗《但愿人长久》其实教学这样的文章最重要的就是带着诗词回返到灵感源,到底是什么触动了诗人的情弦。有了这样的思考,教学自然就有了登高望远的基点。基点的确立,在网络里找寻到了这样的资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2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d493279852458fb770b56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