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个更真实的荆轲——《荆轲刺秦王》解读

时间:2023-03-19 12:08:2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懂一个更真实的荆轲

——《荆轲刺秦王》解读

郭培旺 2300 2014.11.25



作为高一学生学到的几乎第一篇文言文(必修一第一个文言文单元的第二篇,前一篇是《烛之武退秦师》,后一篇是《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又该如何阅读这篇文章呢。

传主性格难以一言蔽之,是本单元三篇文言文的共性之所在。和烛之武、项羽刘邦一样,荆轲等人往往“一言难尽”,士还是侠,英雄还是懦夫,烈士还是罪魁?“荆轲刺秦”之事,千百年来也褒贬不一,连带着成语“图穷匕见”也多含贬义了。恰如西晋左思所说,“贱者虽自贱,重者若千钧”,荆轲和荆轲刺秦的争议性和多解性,恐怕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口。



其实,不仅是荆轲,本文的几乎所有人物,都有一种从神坛跌到地面的复杂感,他们被作者从传奇与传说中拉了出来,赤裸裸又汗淋淋地暴露在读者面前。

写史要不要“挟情动容”?零度写作是否有其价值,人物评判的工作要不要写史者去做?我想,选自《战国策》的这篇文章,会给我们诸多启发。



传统的情节概括,寻找所谓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几乎掩盖了这篇文章的艺术性,对其闪光点与价值点视而不见,至少未能突出。

我主张两条思路读此文,以读懂一个“更真实的荆轲” 一、切换视角重述故事。 二、比较视野审视文章。 一、重述。

重述会将讲述者的心理细腻到位地表达出来,会打破第三人称讲述的“隔膜”与“模糊”偏颇与猜度;更重要的是,如此尝试,可以行之有效地将“英雄”拉下神坛,使之作为一个“人”呈现在学生面前。

我们以太子丹、秦武阳、荆轲等人为例,看看他们的前后之变。 1、太子丹,恐而请荆轲——对樊於期“不忍”,事后“极哀而哭之”,整理行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而激将之。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此反复,身份尽失。所以说荆轲“士为知己者死”,似乎难以令人信服。

2、荆轲,大义请命——私取樊於期头颅——负气上路,收买蒙嘉,刺杀失败。在与樊於期的一番对话中,荆轲圈套式诱敌深入、层层铺垫式步步设问,将樊将军带进了一道必死无疑的单项选择题中。联想到最后的刺杀结果,樊将军的“仰天太息流涕”“偏袒扼腕而进”,不禁令读者唏嘘感叹。而负气上路的做法更是幼稚可笑,如此不计后果,到底快意的是谁、成全的又是谁呢。太子丹与荆轲二人,彼时彼刻,似乎完全忘记了。士为何而死?这里似乎有三个阶段:为梦想而死、为知己者死、为诺言而死,

3、秦武阳,这样一个“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人,被临时召为副手。事实证明,杀人者未必胆大,大堂上照样筛糠,小勇非大智。

请学生以如此句式开头,“我是太子丹,秦将王翦长驱直下,我„„”

还有一些次要人物,也可尝试,如高渐离。有些小场景,可以采用蒙嘉、夏无且等人的口吻去讲。蒙嘉简直是《鸿门宴》之曹无伤第二,可以请同学们讨论“蒙嘉的下场将会如何”这一话题。

在此重述过程中,课文的文言知识会得到理解,也有些史料信息会被学生所需要。如太子丹为何急于刺秦王,这与其秦国为质受辱的刺骨经历紧密相连;如荆轲整理行装后在等谁,他是害怕了吗在拖延时间吗,这就可以加入卫人荆轲与狗屠、高渐离等世众朋友当街痛饮、相歌相哭的情节;如最后的结局如何,荆轲被斩首,高渐离后来借击筑的机会刺秦皇不成,致使秦始皇终生不近诸侯之人;如后人对此事评价如何,可引入司马迁《史记》、陶渊明《咏荆轲》、苏洵《六国论》等作品加以讲述。

1




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文本阅读量,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对定语后置、重点实词虚词,都会理解更到位;“书非借不能读也”,文言非读不能理解也。一个话题人物的价值就在于其多解性,若是有意无意、循规蹈矩地试图给出简单化结论,怕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或是抹杀。

二、比较。 我认为,《荆轲刺秦王》可以看做初二课文《干将莫邪》的反义词。我的意思是,同为“刺王故事”二者在写法上、人物形象上,给读者非常不同的感受。这可以作为探究性作业,或是兴趣小组的研究课题。二者的异同点有以下几条。

1、报仇目的不同。《干将莫邪》是为个人家仇,《荆轲刺秦王》是为国族大恨。 2、基调相异。家仇国恨,一小一大,发展方向却都变了。《干将莫邪》富有传奇色彩,人物一诺千金、大义凛然、血性十足;而《荆轲刺秦王》却令人扼腕叹息,且滑稽如泼妇互掐,“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侍医“以药囊提轲”,群臣乱叫,左股斩断后,“引其匕首提秦王”„„几乎无传奇可言,煌煌国家大计成了区区三分钟闹剧。不像救国,倒像儿戏。

3、详略处理不同。《干将莫邪》刺杀准备略写,而刺杀过程却浓墨重彩、扣人心弦、惊世骇俗;《荆轲刺秦王》准备过程一波三折、波谲云诡,刺杀现场却只是三言两语,结尾显得潦草、狼狈、不过瘾,甚至出现了为人不齿的情节,一是秦武阳之颤抖,二是荆轲“欲生擒之”的可笑托词。

两篇文章也有相似点。

1、樊於期自刎和干将子赤自刎奉头。 两文有个极其相似的情节,就是报仇者干将之子“赤”眉(鲁迅《铸剑》名之曰“眉间尺”)自愿自刎将头奉上,最终“三头俱烂,不可识别”,混于汤镬之中,乃分而葬之。如此情节,两个同样“购之千金”的头颅,都是自愿奉上,令人肃然起敬;黑衣人“亦自拟己头”的做法,初看不可解,细思则回味无穷。

2、语言风味相似。小说之瑰丽风格与史传之信确风格,并非截然对立。头颅煮三日而不烂,且瞪眼大怒,固然浪漫;易水送别的场景也不乏悲情;连续短句,精选动词,也能看出其相似之处。“将、捧、奉、立僵、仆、踔、踬、拟、堕”,字字厚实;“顾、谢、发、把、揕、引、操、逐、走、搏、提、断、击、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词词急速。

而这种语言速度在课文首句已显露无疑,“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一气呵成,势如破竹,短句如匕首,即将插入燕国心脏;所谓刺客行动,不过是垂死挣扎。

这句话,如斗笠一顶,笼罩了后文所有的走势和故事,决定了我们“重述”和“比较”的全部可能。 作为士、侠、人的任何一个角色,荆轲都启发我们思考“为何而活、向何而死”的课题。

附录: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ddd87b9de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