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与维果茨基儿童游戏理论异同探讨 概要:皮亚杰认为发展制约着游戏,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创造着发展。笔者的观点是,两者的观点都有失偏颇,过于极端。皮亚杰低估了游戏的作用,儿童的认知发展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儿童的游戏水平,如当幼儿没有拥有足够的表象时,是很难进行象征性游戏的。而维果茨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高估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现在我们倡导教学的游戏化,但游戏却永远不能完全替代教育活动。不管哪种类型的游戏,都有儿童自主决定、伴随着欢愉的特点。 虽然皮亚杰用“同化”来说明游戏的本质,但其实是强调个体由于认知结构的不成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满足某种需求,就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愿望的实现。 其次,维果茨基也认为游戏的实质就是愿望的满足,这种愿望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概括化的情感倾向,是由于外在的因素或自身知识、能力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就通过游戏的方式,这种虚构的方式来得到满足。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主张游戏的“享乐说”。即游戏并不是为了某种外在功利的目的,而是以自身的快乐、满足为目的。这种观点打破了认为游戏是幼儿对成人生活的练习,模仿,通过游戏获得生活的必需技能等观点,而更多看到游戏的积极面,即幼儿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主动自发的行为。 (一)游戏不是儿童的本能 虽然他们认为游戏的本质是满足自我的需要,但这种需要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之前,很多教育家都把游戏作为一种本能,如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幼儿内部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席勒将游戏看作是对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把幼儿游戏的动力归结为剩余精力的发泄和运用。德国心理学家格鲁斯认为,游戏是对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准备,是本能的练习或训练。这些观点都属于“本能论”的观点。而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反对把游戏作为儿童的一种本能。皮亚杰认为游戏是随着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而发展的,在婴儿出生时只存在遗传图式,主客体一片混乱,根本不存在游戏,而游戏的出现是以一定的动作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前提。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随着儿童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而发展的。虽然游戏存在的机制不一样,但他们都没有把游戏看作是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本能,而是一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以学习为前提的现象。 (二)重视学前期的象征性游戏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重视学前时期的象征性游戏,也叫角色游戏、假装性游戏、表演游戏。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峰,它反映了儿童的自我中心性。前运算阶段的幼儿,开始用言语和表象进行思维,但都具有自我中心性,这一游戏的特征是第一,象征性活动是从儿童习得、运用和练习这种活动的实际情境中分离出来的。第二,象征性活动虽然与原来的情境分离,但幼儿依然认为它们属于原来的情境。 维果茨基较之与皮亚杰更为强调象征性游戏,他强调“ 假装游戏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活动”。坚持游戏的社会性本质,是维果茨基游戏理论的典型特征。他认为“ 游戏是在真实的实践以外,在行动上再造某种生活现象,在这种活动中,幼儿凭借语言、以角色为中介,了解、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他在对游戏进行概念式的解释中,以象征性游戏或角色游戏为重点分析对象,突出强调了游戏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反映。 (一)游戏的个体起源不同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在婴儿重复某种偶然的行为中发生的。在幼儿出生的5个月左右,在发射的基础上,当新生儿偶然的动作产生一些新动作,然后重复这一新动作,游戏就发生了。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发生的时间大概在3岁左右,3岁前幼儿的行为方式是“立即满足”,3岁过后,先前那种立即满足愿望的倾向仍然存在,但是出现了许多限于幼儿自身能力而不能立即满足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愿望,而这些愿望就导致了游戏的发生。较之于皮亚杰,维果茨基更加强调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但他指的主要是角色游戏,而忽视了动作性练习性游戏。在游戏的个体起源上笔者比较赞成皮亚杰的观点,游戏在婴儿期就产生了。即使是几个月大的婴儿,也会和母亲或者亲近的人嬉戏,这时候游戏就发生了。 (二)游戏与发展关系不同 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游戏理论最大的差异就是对游戏与幼儿发展关系。皮亚杰认为游戏受限、从属于儿童的发展。认为游戏本身并不是一种特殊、独立的活动形式,只是儿童智力活动、认知发展的一部分。游戏之于智力,就像想象之于思维的关系一样。总之,皮亚杰认为游戏受限于儿童的发展,同时游戏只是对儿童的心理机能进行联系、巩固,进而使之从不成熟到成熟。而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儿童发展的动力,他创造者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游戏不是发展的消极被动的附属物,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包含了下一阶段发展的可能性,并为幼儿下一阶段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儿童在游戏中试图超越他现有的行为水平,总是表现出超过他的实际年龄。 皮亚杰认为发展制约着游戏,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创造着发展。笔者的观点是,两者的观点都有失偏颇,过于极端。皮亚杰低估了游戏的作用,儿童的认知发展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儿童的游戏水平,如当幼儿没有拥有足够的表象时,是很难进行象征性游戏的。而维果茨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高估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现在我们倡导教学的游戏化,但游戏却永远不能完全替代教育活动。不管哪种类型的游戏,都有儿童自主决定、伴随着欢愉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宁.皮亚杰的游戏理论[J].学前教育研究.1994(01) [3]方明生 李筱雨.百年回望:布鲁纳对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评价*———《赞颂分歧: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14(1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e26d5c75b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