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

时间:2022-09-04 15:16:2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一、疏通诗意,解诗家语 【疏通诗意】

早晨,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高的密林。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唱经礼佛的禅房掩映在花草树林中。山光的明净使鸟儿欢悦,深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顿消。此时周围一片静寂,只有古寺的钟磬声在空中悠悠回荡。

【解诗家语】

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解读】首联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山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刻画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 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解读】颔联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曲折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幽静迷人的景色。僧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而后禅院却花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著追求。这两句诗在后世被广为传诵,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解读】颈联应为全诗主旨句,此句将自然之趣与人心之愉融为一体,奏出了一曲和谐而完美的交响乐。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历来为人们所称誉,是缘于“绿”字用得好。而这两句诗中的“悦”“空”二字的用法与“绿”字相同,皆为形容词当作使动来用,且“悦”“空”二字体现禅味,所以此二句的妙处更在王安石诗之上。 4、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解读】诗人在山光潭影之中,洗净俗尘,心空性悦,完全遁入自然与禅宗那完美统一的静美世界的怀抱里,自然而然产生“万籁此都寂”之感。此时古寺的钟磬之音传来,寂静的禅院显得更为空寂,肃穆的世界显得更为庄严。此联以声衬静,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




更幽”之妙。

二、感受意境,熟读成诵 内容情感变化 1此诗诗境依游览的过程逐步展开。首联“清晨”和“初日”点明出游的时间,表现诗人对古寺的向往和对清幽环境的喜爱。

2、第二联是入寺之后所见,既表现出独特的环境氛围,也传达出诗人欣赏、赞叹之情。

3、第三联正面写诗人观赏的感经过山光潭影的洗涤,立即得到平复,精神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4、诗的尾联,诗人整个身心都沉寄情山水。

三、体悟情怀,品味亮点 【体悟情怀】

本诗随作者游览的步伐循循而入,诗句淡雅但意境高妙,出神地表现出山中寺庙的清幽。对景物的描写清淡,让人浮想联翩,使读者不经意间就领略到山间的清幽之气。此诗虽为写景诗作,但其中也淡淡的透露出作者性,表现出作者对佛门清净的倾羡之情。

品味亮点

此诗为唐代诗人常建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破山寺后禅院特有的清幽景色及诗人在这种景色之中的独特感受。它看似平常的写景诗,但实际上更主要的是流露出颇为浓厚的禅隐倾向。诗歌摒弃传统写景的白描手法,层层推进,于平易之中渐入胜境,直至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皈依。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直接破题,点出时间、地点,并描摹出一幅常见的自然景色,虽无惊奇之处,概为信手拈来,但别有一番用意:垂吊读者揽奇探胜之情愫,并为下文作铺垫。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对仗工整,巧夺天工,紧扣题眼,联想翩翩,实属流唱千古的名句。而全诗主旨之句该为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此句自然之趣与人心愉悦融为一体,奏出了一曲和谐而完美的交响乐。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诗人在山光潭影之中,洗净俗尘,心空性悦,完全遁入自然与禅宗那完美统一的静美世界的怀抱里,此时整个世界变得静寂,而钟磬之音反而衬出阒寂的禅院更为空寂,它使得这肃穆的世界更为庄严,它使一刹那成为永恒。有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者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哉!总之,此诗,浑然一体,无堆砌词藻之嫌,娓娓叙来,令人掩卷遐思,回味无穷。

宜取深沉语调;语速渐慢;“此”字宜轻读,突出回味无穷之感。

浸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之中,忘却世俗,略拖音;“音”字读轻些,拖音,直至无声,以便

语调逐渐上扬。“通”“深”二字重读,不拖音,以突出赞叹意味;“幽处”二字应读得尤为缓慢,引人遐思。

宜取舒缓语调;“悦”“空”二字要读得重些,

朗读提示

宜取轻松愉悦的语调, “入”“照”二字重读,且语音适度拉长、上扬。

受,诗人因尘世而烦躁、疲惫的内心,以突出愉悦与空灵。




四、古为今用,拓展升华

【古为今用】

例一:还记得那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吗?我认为恰适于阅读。层峦叠嶂,浓阴相蔽,野草丛生,仅在狭窄的路口你能看见什么?看见的只是一片片苍翠与片刻美的享受。只有当你绕过密布的荆棘,拨开茂盛的杂草,你才能看见静谧美好的禅房隐匿于烂漫花丛中,才能与清冽澄明的潭水嬉戏,才能立于山间豪气放歌,而这些将是你一生最美好的记忆。还记得一则有关钱钟书老先生的报道,大意是钱老先生去世后,世人整理遗物,结果发现大量手写笔记。仅外文笔记便有一百七十八册,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中文笔记以及二千多页的信札。管中窥豹,大量的阅读、潜心的研究与耐得青灯苦的毅力,正是造就这位大学者的根本原因。

2010年甘肃考区满分作文)

例二:幽美的景致多要经历曲折的小路才能访得,而那眼前的“康庄大道”通向的也许并不是人生的至美风景。

被朝廷“赐金放还”的李白,离开长安出仕这条“康庄大道”,骑白鹿,访名山,一路逍遥一路歌,一首首豪迈旷达的诗篇在他的笔下诞生,李白,成了中国诗坛的一座丰碑,没有人能否认,他已经寻得了他人生的无限风光。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毅然离开哈佛这条令人称羡的光明大道,转而投身电子这条幽昧不明的小路,也最终让他寻到一片至美风光,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微软帝国。

曲径通幽,小路那端,不正是充满诗意的所在吗?



【人文小贴士】 【破山寺】

破山寺,就是常熟的兴福寺。在唐代诗人的笔下已称之为“古寺”,可见它历史的久远。 兴福寺,位于常熟北郊虞山北麓。南齐时由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初名大慈寺,梁大同三年(537年)改名兴福寺,唐咸通九年(868年)懿宗赐“破山兴福寺”额。唐代诗人常建作《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后,寺名声更盛,历代文人名流题咏甚多。寺屡经兴废,文革中尽毁。1980年起,特别是1983年列入全国重点寺院后,寺得到全面恢复,成为常熟最大、最著名的寺院及游览胜地。

(潘江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e38b54067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