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子女的古诗总结 我们知道:诗词可以抒情,诗词可以言志。其实,诗词还可以教育子女,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的名人是如何用诗词来教育子女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善于教育子女的家长,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教子诗词。因为教子诗词诉之于情感,抓住了教育契机,所以能够深刻地感化子女。 西汉时的东方朔,是朝廷中的一个大臣,向以滑稽著名。他是一个大隐士,但不隐于山林,却隐于朝廷,因此,他也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做到这一点,请看他的《诫子诗》: 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下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才尽身危,好名得华。有群累生,孤贵失和。遗余不匮,自尽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乡耕田。他希望他的儿子长大后要善于思考,做一个孔伋(孔子的孙子子思)般的圣贤人物。他写有一组《命子》诗,第二首是这样的: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1 陶渊明的诗,“篇篇有酒”,晚年,他发觉自己的五个孩子,智力都十分低劣,便写《责子》诗一首: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渊明平时酗酒,从遗传学角度看,对后代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不懂此理,只责怪儿子,而不批评自己,并且还要“且进杯中物”,实属荒唐而可悲了。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诗中写道: 新年逢吉日,满月乞名时; 桂燎薰花果,兰汤洗玉肌。 怀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儿! 白居易处于封建时代,终生无子,却能超脱封建观念的羁绊,其德行岂能与那些信奉“男大读诗书,女大逐鸡狗”的庸俗之辈同日而语! 唐代的诗圣杜甫,希望他的儿子宗武“饱经街”、“爱文章”,向圣贤看齐,请看他的《示宗武》诗: 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应须饱经街,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诗中的“紫罗囊”指东晋谢玄少年时喜欢佩带紫罗囊,他的叔叔谢安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f28dbb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