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春航标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是国民教育重要阵地、意识形态前沿阵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培育、践行,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价值关系的整体的根本的看法、观点和态度。从发生学意义上说,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有两个前提条件,即需要、自我意识。人的需要和自我意识往往是社会正式或非正式价值观引导的结果。大学生正处于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应通过广泛传播和有效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导力量,成为他们的青春航标。 当下,全球化、信息化、泛娱乐化为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巨大挑战。要真正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身体力行者,除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典型宣传、社会实践等,要切实把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教育的论证技巧。在传播某个观点时,是只讲正面观点好呢,还是同时提出正反两种观点而后强调某一观点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更有影响力?这是任何传播者都会碰到的问题。社会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指出:当听众与传达者的观点一致或对问题不熟悉时,单面论证效果更好;如果面对的问题较熟悉,听众又受过良好的教育,双面论证的效果远大于单面论证。此外,长期接受单面传播的受传者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也是弱的。在受教育水平较高的高校学生群体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单面论证的效果远远比不上双面论证。在网络时代,更多的时候甚至需要多面论证。在高校传统教育模式中,对一些易引发矛盾的热点问题只注重单面论证,反而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在引导时,应让大学生对问题的多个侧面都有认识,这样不仅会赢得他们对教育者的信任,同时可对他们进行“思想免疫”,增强其防御能力。 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教育对象的心理规律。在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传播和教育对象可以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信息的传播。只有把握传播和教育对象的心理规律,才能取得更好效果。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注意有两类:一种是有意注意:另一种是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朝向是受个人意图控制的。无意注意则独立于个人意图之外,主要取决于刺激特性。两者相互作用才能使主体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因此在传播和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情感和需求来确定目的、考虑过程。一些热点话题,如学业问题、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考研问题、就业问题等是吸引学生注意的兴趣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应当巧妙地融入到教育对象感兴趣的热点中,才更易于被其关注和接受。 发挥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数字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新媒体是其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在核心价值观传播和教育过程中,应考虑大学生获取相关信息的便利程度。所以,除重视传统第一、第二课堂教学、社团及实践活动以外,我们要主动利用微博、微信和微视等新的传播方式,通过客户终端、网络社交平台等,大力宣扬身边的正能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送到学生身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f515441bed5b9f3f90f1c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