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简介 “风险的社会放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对风险影响的分析理论具有其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美国罗杰·E·卡斯帕森为代表的学者,将风险的技术评估与以心理学、社会学和从文化视角看待的风险和风险相关行为,建立一个系统联系的概念框架。主要的论点是:风险与心理、社会、制度和文化进程互动,会强化公众对风险或风险事件的反映。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风险放大模型(见附图),进而使“风险的社会放大”进行结构上的描述成为了可能。 研究结果明确了风险放大一般发生在:风险信息的传递过程和社会机制的响应过程两个阶段。有关风险的信号被个体和“社会放大站”进行处理,“社会放大站”包括对风险评估进行沟通的科学家、新闻媒体、文化团体、人际网络等。每个阶段的风险放大都可以区分出关键步骤。被放大了的风险会导致人们行为上的反应,这种反应反过来会导致风险的次级效应。 风险一般是以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项复合进行界定或度量。因而绝大多数人对风险的概念有着更加广泛和综合的理解,风险的其他方面如:自愿性、影响风险的个人能力、对风险的熟悉程度、潜在的灾难性后果等塑造了公众反应。但风险评估技术对这些社会因素的设计权重近乎于零。鉴于这些原因,研究人员认为:风险评估的技术概念作为制定政策的关键准绳太过狭窄和含混。公众的偏见和经济利益理念是直接导致风险放大的产物,更普遍地反应了公众群体文化价值观。 风险放大的理论主旨在于:风险事件与心理、社会及文化进程相互作用,可以增强或削弱公众风险认知和风险相关行为。反过来行为模式会产生次级社会或经济效应,也可能会增加或减少自身的实体风险。次级效应会引发对额外制度回应和保护性措施的需求,或相反的(在风险被弱化的案例中),阻碍必要的保护性措施。风险体验的社会结构和过程、对个体和团体理念产生的影响、还有社会、社区和经济对其作出的回应一起构成了一个被术语称作是:风险社会放大的整体形象。 原则上风险放大的概念可以为现代社会更加综合和有力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研究中的风险社会放大理论构想了一个新体系,一个概念性的框架,用以指导目前发展、测试和应用这样一个理论的尝试,并在更广的范围促使风险问题的解决。 由于放大的理论是从传播理论中借鉴的,所以放大理论要理解传播理论中的信号放大。在传播理论中,放大指的是信息由信息源向传播者传播,并最终到达接收者的阶段中,信号加强或减弱的过程。(De Fleur,1966)一个信息源向传播者发出一簇信号(构成信息),或直接将信号向接接收者发送。这些信号被传1 输者或者接收者解码,使得信息被理解。每一个传输者都改变了原来的信息,通过加强或者减弱,添加或删减所收到信号的方式,向下一个传输者或接收者发送出一簇新的信号,然后这些信号再被解码。 该理论认为:传播的过程实际上要比以上的比喻更加复杂。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信息才会对接收者有意义。每条信息都可能包含事实的、推断的、价值相关的、象征性的意味。研究人员将信息分为:事实信息和推断信息。事实信息指信息的内容和来源;推断信息指可以从已经陈述的证据中得出结论,然后这些结论可能要被分成不同的类别进行评估。对于传播的研究证明:信息中附带的象征是引起潜在接收者注意和塑造接收者解码过程的关键因素。信号传输者会测定每个信息成分的放大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事实陈述被重复多次,尤其是被不同的的信息源重复,则会引发对该信息准确度的较大信任。对推断过程的详尽描述可以转移对潜在猜测准确性的注意力。提及受到高度认可的社会价值也可能会增加接收者对信息证据不充分的容忍度。当然一个享有威望的传播源可以补偿无价值的事实信息。 从而传播中的信号放大在风险的社会放大整体结构中占据了一个有利的地位。因此,在传播和接收两个过程中都会发生信号放大。传输者对送往接收者的信息进行系统安排,反过来,接收者对信息进行解读、消化和评估。但应该指出的是:一个传输者也是一个新的信息源——根据对制度规则、角色要求和预期接收者利益考虑,对原信息进行描述后可能被放大了两次——在接收信息时和信息重新编码时。 研究人员还对风险放大理论进行了结构性描述:风险的社会放大指的是信息过程、制度结构、社会团体行为和个体反应共同塑造风险的社会体验,从而促成风险结果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构成风险社会放大的信息系统和公众反应的特性是决定风险性质和重要程度的必要因素。以我们现在的观念,风险的社会放大包含两个阶段:风险信息或风险事项的传播者,社会的响应机制。 风险放大案例:瑞士因为奶酪中含有细菌污染物,召回了200吨享有成盛名的蒙多瓦什酣奶酪,并将其销毁。起初瑞士奶酪的竞争对手法国奶酪制造商开始庆幸他们的好运,直到他们发现公众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导致了全球奶酪消费陡然滑落了25%,不管哪个制造商都不能幸免于难。简而言之:整个产业因为一个特定的风险事件遭受了经济上的逆转。 风险放大的信息机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放大的根源在于风险的社会体验,不管是直接的个人体验还是通过风险信息、风险事件和管理系统获得的间接、次级体验。对于危险活动或事件的体验可以是令人愉悦的也可以是令人惊慌的。总体上说对于巨大事故或风险事件2 的体验增加了危险的记忆和可意向性,于是强化了风险认识。但直接的体验也可以对风险的性质、范围和可控性有一个回馈,并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观察角度,增强了人们避免风险的能力。这样鉴于直接的个人体验可以作为一个风险放大器,它理所当然也可以发挥弱化风险的作用。有可能影响社会放大的信息属性是信息的量、信息的受争议程度如何、戏剧化程度如何,以及信息的象征意蕴。 2、信息渠道也十分重要。风险和风险事件的信息通过两个主要的传播网络流通——新闻媒体和非正式的人际网络。作为风险“发声器”的新闻媒体也因为他们在公众舆论和社区进程设置方面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受到了大量科学上的关注。人际网络很大程度上会持有一种普遍的文化观和偏好,强化风险和弱化风险的两种可能性都会有。因此可以预测,人际关系网会导致风险认知、管理偏好和关注度的分歧。由于专家们也在他们对理论、方法、和数据的选择中表现出了文化偏好,这些多样的公从认知也将会以小组形式出现,以示专家理念的区别。 风险放大的反应机制说明:社会放大提供了一个纠正的机制,通过它,社会将使风险的技术评估更加贴近对风险的完整测定。对信息流的解读和反应形成了风险社会放大的第二个主要阶段。风险放大的社会反应机制包括社会的、制度的和文化的背景,在其中风险信息被解读,判定并附加价值。 1、 启发式与价值: 2、 社会团体关系 3、 信号值:这是在风险认知的研究中产生的一个重在的概念,即一个风险事件的严重性和所产生的高层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事件发生的信号和预兆。一个风险事件的信息程度 4、 污名化 李 明 摘自《风险的社会放大:一个概念框架》,作者:罗杰·E·卡斯帕森【美】 奥特文·雷恩【美】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fa0fa142b160b4e777fcf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