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仁”的思想构建和谐社会 仁,它的本质就是爱人,然而该如何做到仁,就不得不提一下阳货篇中子张问孔子,仁是什么,孔子说当今社会能做到五种事情的就是仁。子张深问那究竟是哪五件事情,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任人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这句话我是这么理解的,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以恭,宽,信,敏,惠为仁的重要内容,这是孔子论仁最直接,最明确的一次。当然,我觉得仁并不是当且仅当做到这五项就能称之为仁。 我认为孔子的仁的归宿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他提出仁,宣传仁,都是为了用仁来稳定社会秩序,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论语·学而》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就说出了要用仁来达到和的程度,就是要用仁德稳定社会秩序,从而达到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思想,儒家思想被历代的统治者所沿用。 即使是2000多年之后的今天,儒家思想对我们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父母要忠孝恭敬。家庭是组成一个社会的单位,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里的事情如果不能稳定下来,如何能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只有在家中调和了矛盾,稳定了秩序,才能推向国家社会。儿女对父母尊敬,父母之间相互谅解,内部团结稳定了才能更好的去进一步的发展。 其次对同学对朋友要和睦信义。这是协调矛盾,调整关系的一个主要办法。孔子说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在选择仁人相处的时候,自己也必须要经常审视自己,让自己逐渐向仁发展而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始于家庭,父母和兄弟姐妹是人天然的交往对象,而后是经常来往的亲戚朋友,最后就是在特定场合偶然接触到的陌生人,所以人对自己的父母的爱和对亲戚朋友的爱就不可能等量齐观,同理,对亲戚朋友的爱也就不可能和对陌生人的爱等量齐观,人爱自己亲近的人胜于爱关系疏远的人。这是人的天性,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孔子认为对父母是孝、对朋友是信、对路人是让。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不同层次的爱。也只有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程度的爱,才能处理好不同层次的关系,达到家庭和睦,朋友信任,社会团结,公共场所有序的和谐局面。所以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从自身开始,处理好我们身边的各种关系。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我们个人所提出的要求。如果我们和自己身边的人亲人和朋友都无法和谐相处,却高谈构建和谐社会,那就是叶公好龙,自欺欺人。 究其最终,做到恭,宽,信,敏,惠,对父母长辈忠孝恭敬,对朋友同学和睦信义,从而提高自己自身的素质,从单个的社会成员出发,只有社会的每个成员,每个家庭,每个团体,每个公共场所都稳定和谐,才有可以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否则,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而孔子的仁学,就给我们提供了构建和谐社会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切实可行的方法。个人只有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才能做到爱人,做到理解尊重他人。人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只有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才能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所以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要借鉴和学习孔子的仁学思想,将仁学思想转化为我们做事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做到每个组成社会的细胞都能树立仁的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幸福社会。 参考文献:论孔子仁学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巴文泽 131601147 财传一班 凌利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ffa40f86bec0975f565e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