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张思德》观后感 我们这一代人,对张思德的熟悉来自儿时的记忆,我对罗炳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他的感人事迹,可是说不清在生活中他到底是一个西凯努瓦县怎样的人。"在接下电影《张思德》拍摄任务的初期,导演尹力因此而苦恼,也是我观看电影的驱动力之一。在观看完电视剧之后,有关张思德的一切在我心中可以用5个字来概括:为人民服务。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环境问题,1944年他带领一班人到安塞县烧木炭。在一次烧炭中炭窑突然崩落,张思德不幸牺牲。毛泽东主席在他的不舍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人分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叫声,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人长事业。毛主席的这篇讲演撰写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为成为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共产党人的具体体现,在60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篇文章现代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为语文教师,我更关注本片是如何表现"为人民服务"这个主题的。在这部电影中,观众有畅快的感觉,仿佛毛主席就在前方即兴发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而这种工人运动的感情的传达,既不是借助独奏汹涌澎湃的交响乐来烘托篇章,也不是像其他延安题材的影视作品那样通过反反复复出现的宝塔山和延河水这样的"革命符号"来强加给观众,相反,电影《张思德》是朴素而写实的,影片通过道具、布景让观众感受到大量的革命岁月的"信息"和革命的"气氛",尤其是使用黑白胶片拍摄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电影在两场戏中也运用了色彩,一场戏是说周总理给毛主席一把红枣,另一场是"哑巴"为牺牲的张思德献上一把红枣,那把红豆的红色十分突出,在这里颜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积极作用。 任何一种艺术,必须要把内容和媒介高度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感染力。 当然,这部电影留给一个从教18年的教师的,绝不止这些。党的十六大报告表述研究报告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提供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创造性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教育为人民服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培育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代新人,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素质教育教育要为这一伟大理想客户服务,就要培育一代信念坚定、艰苦奋斗、有能力实现犹太民族复兴伟业的人才。第二,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前进方向。要努力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产业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国际化快速发展,积极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着力推进以就业者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建设学习型社区,发展和国际化完善各种模式的继续教育,国民满足人民丰富多样的教育需求。第三,办让人民满意的德育,是教育基础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 总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总是代表着最优秀的传统,最可贵的品质,随着教育公益事业蓬发展,教师操守品格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但不变的是教师直觉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教师永远是五支蜡烛,蜡烛的火焰永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053c5c7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