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性与现实性的权衡:一种社会科学的理论观

时间:2022-12-06 03:22: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作者:王水雄[1];梁鹏飞[2]

作者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社会学;[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 出版物刊名:社会学研究 页码:90-113 年卷期:2017 5

主题词:模型;环境或外部约束条件;预测检验法;要素现实性



摘要:理论广泛存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不同的理论家还时常会就如何发展理论形成争议,其往往涉及理论抽象性与现实性的权衡问题。理论应该有包括输入变量、控制变量、基础性逻辑机制、输出变量以及“环境或外部约束条件”在内的五个基本要素。尽管对于理论构成要素及其现实性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弗里德曼所强调的“预测检验法”与科斯所倡导的“要素现实性考察”其实是互相补充而非对立矛盾的关系,它们应该有机地纳入理论建构及发展活动之中。在建模越来越容易的当今时代,基础性逻辑机制展现出现实化的趋势,理论“抽象性与现实性的权衡”问题越发需要在“五个要素”的基础上加以认真对待、系统反思。把握好“五个要素”的理论观,将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进行理论的整合与创新,加深对人类话语体系及其社会实践的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0773ff7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