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圆的周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64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四的习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周长、直径变化时圆周率保持不变(即:圆的周长÷直径=π)的探索,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建立圆周率的概念 教具准备: 米尺、不同直径的圆三个,线、一角硬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口算训练 出示口算卡,学生写得数,集体订正。 2、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几倍?用什么公式表示? 3.“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它们的周长公式各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圆周长的意义。 请学生拿出学具圆,跟教师摸教具、学具的圆一周,请学生试说一说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我们可以把它剪开拉直,量出它的周长。 教师概括: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圆周率的意义。 要想知道圆的周长是多少?那么可以怎样做? 问:你能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吗?试量一量你手中硬币的直径和周长。 学生按书本上的方法,量出硬币的直径和周长。填写在课本的表格中。 学生填写完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结圆周率: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 因为:圆的周长=直径的3倍多一些。 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 π=3.14 3.圆周长公式的推导。即:C=πd 或 C=2πr 4.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 出示例1: 读题后,学生讲教师板书,并提醒书写格式与约等号使用。 三、课堂作业设计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3.14×1 3.14×2 3.14×3 3.14×4 3.14×5 3.14×6 3.14×7 3.14×8 3.14×9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d=4dm r=2cm d=6m r=8cm 3、练习十四第1、2、3题。 四、学生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圆的周长随着直径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它们的比值是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比值叫做圆周率,用π表示。 为此,今后要求某一个圆的周长时,只要知道直径或半径,我们就能直接运用C=πd 或 C=2πr来计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0b48b822e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