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随笔 假如我是一棵树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3-01-01 17:30: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班教育随笔 假设我是一棵树的教学反思

读书是,读树也是学习,是一种在户外感受自然、师法自然的学习。假设能读出树的沧桑,听懂树的倾诉,那你的便是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在北京麋鹿苑的户外生态教育活动中,有一个由二人进展的“读树”游戏,十分引人入胜。蒙面者在同伴的带着下,来到某棵大树前,通过用手触摸,用心阅读,生发你对树木的亲和力,提高你对自然的感受力。做完游戏,你一定颇有感慨,那就请你一吐为快、与大家共享吧。

最近,美国自然教育家柯内尔来京教授了许多游戏,其中有一个“我的树”:是以人扮树,通过角色的转换,体验树的艰辛、树的活力,很富于情趣。

去年,我去德国学习交流,曾领受过“树木各有性情”的教侮,那是一位蓄着小胡子的宣扬自然有论的老师,在汉堡郊外的一个古树森林公园里,他如数家珍地—一介绍每棵老树,有气质温和的,有活泼轻灵的,有气场强劲的——反正是风骨各异,性情迥然。此后,我对树木,特别是老树便凭添了几分敬畏。每逢轻风细,在麋鹿苑独步观鸟时,常遇到挺拔粗大的毛白杨用树眼凝视着你,腰肢窈窕的垂柳用柔丝抚弄着你,一种“沾衣欲视杏花雨,拂面不寒杨柳风”的诗情便润满了心田。早期生态学家梭罗那句“唯有安祥之心,才能感受美”的名言,果然应验了。

我们常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其实,草木绝非无情之物。作为大地生命的根底和食物链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滋养,呵护着众生,制造着氧气——即使是残落的树叶、衰败的花朵也情系大地,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由此我


想到,人死后,是应侵占土地建造坟墓,还是化做骨灰滋养大地呢?“爷爷、奶奶,请再爱我们一次吧!”(别再造坟占田了)这是孩子们的企求,希望人也会像草木一样有情,化做春泥更护花。 秋风将至,落叶缤纷,“叶落归根”本是自然法那么,是植物随季节的更替而进展的养分循环和存储的时候,树根部的枯叶经过食草动物、昆虫、微生物等的进食,消化分解后,回馈给大地,便滋养了乔、灌、草。可惜,我们却以讲卫生为名,横扫落叶,更为恶劣的是燃烧枯叶,不仅使天地间亘古不变的物质循环燃烧于一旦,而且烟尘污染了大气,也影响着玩火者自己的安康。因此,面对落叶,请高抬贵手、顺其自然吧。燃烧树叶时,大树会哭泣,大地会叹息。遗憾的是:我们这些视听麻木、情感冷淡、缺乏生态伦理的现代人却无动于衷,而被我们称为野蛮民族的加拿大印地安人的大力蛮牛部落却唱出了这样一首令人叹为观止的诗歌“你可知道树木会讲话?树确实会。它们彼此交谈,如果你肯听.它们也会告诉你——我从树的身旁学到很多很多,有天气的,有关于动物的,有的那么与伟大的神灵有关。”

在这些不开化民族的面前,我们自惭形秽,因为我们根本不解树的语言,不懂动物与植物相依为命的关系,只见树的立木价值,不顾树的生存权利和作用,表现为急功近利、巧取豪夺、自以为是的人类中心观点。

为重建与树木、与动物、与大地的关系,麋鹿苑作为环境教育基地,不仅从事和宣传着动物的保护,而且处处强调对树木的关爱。绿色迷宫中有“对树木只砍不植,吃祖宗饭,造子孙孽,此路不通!”的警告牌;绿色格言板上有“治水之本,在于兴林”(孙中山语)、“应当让人们懂得和尊重树木的权利、山岳的崇高、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150e319b9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