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运用连乘和连除的简便算法。 2. 正确、合理地进行简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减、乘、除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做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 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连乘和连除的简便算法。 难点:选着合理的简便算法。 四. 课时:第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做一个游戏。 2复习。 板书课题:(第29页:乘法和连除的简便算法) (二.互动新授,展示算法。) 课件导入。 1观察教材第29页主题图。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展示课本的两个问题。 3. 教学例8(1)。 (1) 提问:这个问题要用到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 (2) 出示算式问:怎样计算更简单? (3) 方法1,你们是怎么想的? (4) 方法2,你们是怎么想的? (5) 哪个同学还有别的算法? (6) 大家为什么不用竖式计算呢?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 教学例8(2 )。 分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课件出示问题),音乐开始,学生解题,教师巡视观察辅导,音乐结束,答题结束。 学生尝试解题,合作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展示解法。 (1) 方法1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 方法2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 哪种方法更简单?(方法2) (4) 仔细观察以上两种解答方法,你发现了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师小结:我发现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除法的性质) 三.巩固练习。(教材29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能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六. 板书设计: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 例8: 12×25 12×25 =(3×4)×25 =(10+2) ×25 =3×( —4— ×—25— ) =10×25﹢2×25 =3×—100— =250﹢50 =300 =300 330÷5÷2 330÷5÷2 =66÷2 =330÷(5×2) =33 =330÷10 =33 用字母表示:a÷b÷c=a÷(b×c) 七.布置做业。 写《自主能力测评》第17、18页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5×5×20 25×(4+8) 2000÷125÷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1d77f15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