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本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的设定。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是人类文化自觉的标志,因而也是真正教育活动开始的标志。 • 教育目的可以分析为社会教育目的和个人教育目的两类。(它一方面指明教育所培养的人应具有何种社会功能;另一方面规定教育所培养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 (二)教育目的及其相关范畴的比较 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和要求。它在教育目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学校或专业特点制定的。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它不仅指明国家对人才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还要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要素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 意义: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三、教育目的结构与层次 1、 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但它不能代替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还有各自的具体工作方针,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⑴国家的教育目的; ⑵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⑶教师的教学目标。 2、 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⑴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它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也因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 ⑵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3、 教师的教学目标 ⑴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⑵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三者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能测量,但目的不能测量。 四、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1 / 3 优质文本 (一)生产力制约教育目的(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从而也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二)生产关系及其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 (三)对受教育者特点的认识 五、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社会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尺度 (二)个体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内在准则 (三)价值取向是制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 (一)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教育家在确定教育目的时,除了要考虑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现有政治经济的需要及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外,还必须以其政治观点、政治理想来指导。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2、现实依据: (1)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3)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 (二)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中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当前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而其教育目的就是一句话“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了解) 三、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对策 1、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2、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3、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4、把全体学生培养成合格公民 四、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一)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认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因此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求得人的天性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代表人物主要有卢梭、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等。 (二)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认为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古代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柏拉图,近现代的代表人物有诺笃尔普、凯兴斯泰纳。 (三)兼顾个人与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给予个体自由充分发展。但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此观点准确地揭示了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教育目的的意义,2 / 3 优质文本 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作为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服务的是社会,为一定社会培养人才。而社会对人的需要必然要涉及到人才的发展问题。二者共同作为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并根据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各自在教育目的确定中的具体作用,为解决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确定了的正确的途径。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246fde0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