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阅读选择练习题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英) 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②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于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③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我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 ④爱情和知识,尽可能地把我引上云霄,但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可厌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⑤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1、对全文结构划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以下不是作者追求爱情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爱情可以摆脱孤独;爱情可以带来狂喜。 B.爱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梦想的天堂的缩影。 C.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 D.作者将爱情作为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3.下列选项不能指出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的一项是( ) A.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B.在这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C.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唤,眼前浮现的是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 D.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使人更加体会到生命的满足,使人感到更加快乐。 4.作者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下面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爱情、知识、同情,写在了罗素生活的旗帜上,高高飘扬。他追求爱情,追求知识,关爱人类,它们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伟人罗素。 B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确面崇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并且不无欣慰。 C.“希特勒宣扬诺尔曼民族是最高贵的民族,以此发动战争,给其他民族、人民带来痛苦的伤害”不能作为支持本段话的证据。 D.这篇文章,是罗素生活的宣言书,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生活的共同准则,它具有普遍意义,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5对《我为什么而活着》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罗素说:“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这里的“云霄”与“尘世” 分别指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和充满孤寂、贫穷、痛苦的现实世界。 B.“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这句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表明了这三种感情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追寻、奋斗的原动力,在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 C.“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一一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这句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正面描述了真挚爱情的可贵,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热切追求。 D.最后一自然段使得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感情表现得更加干脆利落、发自肺腑。 6对《我为什么而活着》的语言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凝练生动 B冗长含蓄 C粗犷豪放 D平实无华 7对本文写作特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采用直接说理的方式,直抒胸臆,简洁明了。 B 采用类比说理,由此及彼。 C行文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D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富有表现力。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C(应是“反面衬托”) 7B 6A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31aec0a49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