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甘肃省康县周家坡铜矿成矿 摘 要:甘肃周家坡铜矿是处于扬子板块西北边缘的次级构造单元-碧口增生体。周家坡铜矿床具有固定的地层层位,矿体赋存于变质火山岩-凝灰质千枚岩内,或细碧岩与凝灰质千枚岩之间,产于磁铁石英岩中;岩性与铜矿体的形成、产出有密切的关系;矿体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似?幼床?出,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石英、绿泥石则是主要的脉石矿物,矿石构造以条带状、浸染状构造为主,结构主要为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在印支期造山作用中,本区被剧烈的抬升,对铜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空间;在矿床形成过程中,变质作用对于矿体富集具有明显的改造作用。这几种因素共同决定了铜及其相关元素的富集,形成了周家坡铜矿。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关键词:康县;周家坡铜矿;火山-沉积型铜矿;控矿 前言 火山-沉积型铜矿是铜矿床的一种重要类型,甘肃周家坡铜矿是其典型代表,甘肃省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具有与众不同的的成矿地质背景,铜资源结构的特点是单一的矿石类型,基本上全是易选冶的硫化矿[1]。并且有许多有益的伴生组分存在于矿石中,所以本地区矿石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作者根据对甘肃周家坡铜矿地质构造及成矿特征的专题研究,结合在该区实习工作的经历整合了矿区的成矿特征,在这里做一个浅析。 1 区域地质背景 周家坡铜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矿区属扬子地台的褶皱基底[2],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块北缘,松潘-甘孜印支褶皱系东段和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交合部位,受西秦岭东西向主体构造的影响,本区域主构造线呈北东东向展布,对成矿有利。 1.1 地层 区内属扬子地台的褶皱基底,岩石普遍经受区域变质,褶皱强烈,构造复杂,岩相变化大,未发现生物化石,地质工作研究程度较低。岩石地层单位将其划归碧口群,属于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岩系,时代属前震旦纪,厚度大于5000米。 矿区内主要出露的地层基本是前震旦系碧口群阳坝岩组铁炉沟带(AnZbkyb)(图1)。 1.2 构造 矿区主构造线方向为北东东向,岩层总体倾向150,160?,倾角70,85?,呈单斜产出。前震旦系碧口群地层以韧性变形占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同斜平行倒转褶皱,伴生次级褶皱,构成紧密褶皱;岩层层理被片理、劈理置换,并发生再次褶皱,明显可见三期变形;为一总体有序、内部无序的地层。断裂表现为韧性剪切带,单个剪切带宽几十米至几百米,延长数百至数千米;带内见小型紧闭褶皱、糜棱岩化。 矿区断裂构造主要表现为北西倾向、南西倾向的节理裂隙,以及顺层发育的节理裂隙,未见较大的断层错断和位移。 1.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主要有火山岩及侵入岩。火山岩以中元古代海底火山喷发细碧角斑岩系为主,侵入岩为加里东期闪长岩及印支期花岗岩。 1.4 变质作用 区内的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为主,热接触变质仅在侵入岩周边表现明显。 碧口群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变成了绿片岩或者低绿片岩。变质程度比较深的地层是阳坝岩组,该地层岩石主要是绿片岩。岩石中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普遍发育,其中在某些区域还发育有阳起石化、绢云母化。 2 控矿因素 2.1 地层层位对成矿的影响 区域内地层除缺失奥陶系外,从元古界至白垩系均有分布,主要出露中上元古界碧口群(一套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碎屑岩-碳酸盐岩)、中泥盆统三河口组(碎屑岩-碳酸盐岩)及少量的石炭、志留系地层。周家坡铜矿赋存于构造层的多个层位中,有前震旦系碧口群白果树岩组(AnZbkb)、前震旦系碧口群阳坝岩组(AnZbky)。而阳坝岩组是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按照岩石组合和铜矿化特征,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带:铜矿坡带(AnZbkya)、铁炉沟带(AnZbkyb)、龙潭带(AnZbkyc)、孟家坡带(AnZbkyd)。 铜矿体主要赋存在前震旦系碧口群阳坝岩(AnZbky),矿体均是赋存在绢云石英千枚岩和凝灰质千枚岩中。 2.2 构造对成矿的影响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块北缘,松潘-甘孜印支褶皱系东段和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交合部位,因此印支期的造山作用使本区强烈抬升褶皱,使区内出现了大型的背斜和向斜,为铜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空间。 在本区内还发育有多条断裂带,铜矿体的形成又受到断裂带的控制,区内三条主要的断裂构造主要变现为北西倾向、西南倾向以及顺层发育的节理裂隙,成为铜矿体的理想控矿构造。断裂带受挤压形成的片理和裂隙则为本区铜矿体的赋存和运移提供了空间和通道。 2.3 岩性对成矿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32f52d802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