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一九八四》的反思 作者:肖桢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5期 摘 要:作为反乌托邦的代表作,乔治·奥威尔的《1984》带给人的冲击感是十分强烈的。本文着重从语言、自由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体味和反思。 关键词:语言;过去;美;自由 作者简介:肖桢(1991-),女,汉族,四川巴中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5-0043-01 一、语言的力量 我从书里《附录:新话的原则》里摘抄了一段话: “早在二十世纪初,缩语已成了政治语言的一个典型特点……这在新话中是有意识的,其目的是这样的缩称能把原来的大部分发生联想的含义减少而巧妙地改变了该缩称的含义。” 语言,确切说是文字的力量,远远超出人的想象。面对任何一件人、事、物,都能在脑中搜索出与之精准对应的词,这其实是一种能力和权利——因为我们对很多事物的认识和把握,就在于对它的表达。那么一旦有人抽空这大量的描写词,只剩一张大如苍穹的空盖子笼罩着我们每天的生活,你所想表达的东西就只能具有一种含糊的“无言形态”,它们是难以名状的“不明物质”,浑浑噩噩地飘荡在空气里。 这就是英社领导人的高明之处,他们懂得把“新话”的制定修改放在大洋国的首要原则之一,——新话和老话,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时代:过去—新时代。当老话完全被取代后,两个时代最后的一丝联系也就被切断了。 二、对“过去”和美的追求 书中用了很多笔墨来供温斯顿努力回忆过去。过去并非不存在,这要看你对过去如何定义,持何种态度。书中写道,“篡改过去是英社的中心原则。这一原则认为,过去并不客观存在,它只存在于文字记录和人的记忆中。凡是记录和记忆一致的东西,不论什么,即是过去。既然党完全控制记录,同样也完全控制党员的思想,那么党要过去成为什么样子就必然是什么样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36f0dd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