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时间:2022-09-12 00:02: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活着》观后感

111450117 吴梦雪

“无力而坚韧”,是我看完电影《活着》之后对主人公福贵的评价。在这类以小人物的人生轨迹来展现时代印记的作品中似乎总能看到人物对命运的反抗或妥协,而福贵的命运挣扎在那些动乱年代的洪流中却也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电影开场,福贵是个贪赌成性的少爷形象。家珍边哭边问他“你是要我们娘儿仨还是要赌”,一阵沉默之后导演便把镜头硬切到福贵重回赌桌前的那张苍白空洞的脸。这种直白的表述手法极具讽刺意味——在赌博面前,他老子老娘都不认,妻儿家庭皆可抛。最终败给龙二的结局也看似是对他的惩罚:变卖祖产,气死父亲,从此家道中落,妻离子散。

而后福贵的遭遇便接连而来。电影将中国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灾难都加到福贵的身上,他对这些苦难无力招架只能默默承受,但又不曾丧失活下去的决心。“好好活”,这是福贵在和春生在国民党死人堆里发下的誓言,此后不论还有多少曲折,福贵都不曾放弃这个信念。这种悲剧式的坚持,展现了在巨大的苦难面前,人因为对生命的坚守和敬畏而彰显出的伟大。

记得小时候看张艺谋的《红高粱》,电影中大片大片的红色黄色强烈且具有冲击性;而在这部电影中,张艺谋几乎抛弃了用镜头表达情绪的手法,选择了平淡无奇的色调和较为客观的视角。如果说《红高粱》里张艺谋是用浓烈的色彩来展现原作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那么电影《活着》则用近乎平凡的叙述方式“旁观”主人公不平凡的人生,用写实的手法还原小说的写实主义特点。

这种手法在我看来也许更加高明些:在那些动乱的年代,苦难已经成了常事,不需要着力铺张也能令观者感同身受,轻描淡写更能深入人心。电影用冷静的镜头语言叙述福贵孤苦的一生,明确地排除了创作者对观众价值判断的影响,使观者从更加主观的角度感受电影所传达的精神内核。

余华曾提到:‘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徐家从兴盛走向衰败,福贵用忍耐承担着这种巨大的打击并快速地成长,担起作为父亲、丈夫的责任。这种忍耐是他为自己打造的柔韧而坚固的躯壳,帮他


抵御外界的种种压力,使他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乐观。他的忍耐不是一味地退缩不作为,而是一种对自我的不放弃。他在意识到徐家败落应归咎于自己时选择用对家人的爱来弥补过失;被军队掳走后坚守皮影营生为自己寻生机;亲人相继去世,他在悲痛之余仍然努力生活。这种对苦难的强大忍耐力彰显的是活着的顽强意志。

生而艰难,艰难才有意义,有意义便有坚持下去的理由。

余华在原作的自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或许,人用生存本身来感知生存回馈生命,这种执拗的坚持便是生命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38c1bafa26925c52dc5bf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