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工活动对幼儿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说明了手工活动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往往“美术就是画画,手工就是动动手剪纸、捏橡皮泥”。其实不是这样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等。绘画和手工都是美术的一部分,幼儿手工既需要绘画的基础,也离不开装饰、雕塑的技巧。 手工活动是幼儿园中常见的活动。手工活动对幼儿来说,是早期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养成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前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由此可见,手工活动对于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培养,对手部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的发展,对于审美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及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乃至整个才能的开发,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手工活动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和游戏性为孩子们所深深喜爱。我曾问过幼儿“你们最喜欢幼儿园里的哪些活动?”孩子们毫不犹豫的告诉我“喜欢做手工”、看着小朋友如此偏爱手工活动,我问他们为什么喜欢手工课,有的小朋友说:“我最喜欢手工课,因为能做很多好玩有趣的东西。”有的小朋友说:“看着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好开心啊。”由此可见,让幼儿动手动脑制作“小作品”,是一件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良好美育和技能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手段。 我们学前儿童参与的手工活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剪纸、折纸、泥工、布贴、撕纸粘贴、编织、纸浆作画、废旧物品制作等等,手工材料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它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也有积极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手工活动,下面浅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认识的体会。 1 手工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手工活动对教师来说,教幼儿会做是目的,玩是一种手段,而对于幼儿来说,则恰恰相反,玩是目的,做是为了玩。幼儿为了达到玩的目的会想尽一切办法做好。因此,为了学习一种新的本领,上课就会特别认真听讲,教师示范的每一个细小部分都牢牢记在脑海里。如:制作小汽车,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首先要把汽车沿着半成品外轮廓线剪下(其中包括四个车轮,学习剪小转弯),然后沿虚线折叠成汽车状,最后用双面胶粘合,在这个过程中,剪小转弯,弯四个圆形(车轮),粘合汽车都是难点,为了把“汽车”做的有立体感,形象逼真,他们就会凭借对外界的感知及自己的思考,试着努力把玩具汽车做好。在完成作品后,小朋友之间会相互欣赏和评论,有的发现别人比自己做的好,就会模仿修改,哪个地方改剪圆,哪个地方该粘合等等。学着别人的样子,一边实验,一边改进,直到达到目的为止。当一辆辆“形状各异”的小汽车摆在桌子上时,大家都高兴的拍起手来。小朋友们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思维,不仅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玩具模型,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也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 手工活动有助于幼儿想象力和观察力的培养 在农村,常见到许多幼儿在一起玩泥巴、捏泥人。家长看见往往采取训斥的态度,原因是泥巴很脏,会弄脏了衣服和手。到底应不应该让幼儿玩泥巴呢?我认为应该让孩子玩。孩子们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物体反映在捏泥巴上,捏出各种各样的形体。如搓成细长条,孩子们说是面条;团成圆形,说是鸡蛋;团成半圆形,说是面包。不论捏成什么形状,他们总能说出类似的物体。还有些孩子喜欢玩沙、小石子、木块等,小石子可以摆成一个个可爱生动的小石人;用收集的碎木块订成各种形状,这些形状模型成为了他们想象中的汽车、小狗、小船等等,这些活动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 3 手工活动有助于幼儿创造性和独立性的培养 古今中外,不少专家研究证明,让幼儿根据不同事物自己动脑思考,动手创作,其创作的积极性高,能力发展快。相反,始终将幼儿限制在教师特定的框框中,不但引不起兴趣,而且也助长了他们的惰性。通过拼拼、摆摆、撕撕、折折等活动,可以把认识、情感、行为和能力综合起来,创造出作品。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得出:大脑指挥双手,双手又促进大脑,让幼儿多动手,可以增进他们的感知能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开展手工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幼儿动作,更发展幼儿思维,从而在游戏中有所创造。 例如:在教幼儿折小兔时,教师改变以往那种死板硬性的统一要求,而是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折出形态各异的小兔;有的幼儿捏成小刺猬,用葵花籽当作刺,在小刺猬身上装满水果;还利用秸秆制作出飞机、机枪、眼镜等,这些活动中,幼儿都表现出一些奇特的创造。不仅开发了幼儿的智力,也发展了幼儿动手的创造性。因此,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时要选择正确方法引导,让幼儿充分发挥出创造性、独立性。 4 手工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手工活动的特点目的明确,并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颇受幼儿的喜爱。小企鹅、小帆船、照相机、小青蛙、风车等,小朋友玩着自己做的“小作品”高兴万分,爱不释手。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碰到困难,会想办法动脑筋去解决,有时有的幼儿会有求于老师,老师一定要鼓励,启发幼儿想办法,并帮助个别幼儿解决困难,逐渐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有个小朋友叫张一一,虽然个头很高,但胆小爱哭。开学初,当老师上手工课时,他老师说自己不会,老师个别辅导作用也不大,结果其他小朋友都做好了,他什么也没做成。通过近一年的努力,老师的不断鼓励和耐心的教导,小朋友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他基本上能独立制作完成一件件小作品了。手工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能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做事有条不紊的良好品德,对于幼儿的自信心和坚强意志的形成也极为重要。 5 手工活动有助于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做,必须用手。在做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要掌握画、剪、贴等各种技能,还要学会有次序的进行制作。幼儿的泥工、剪纸、折纸及废物利用,手编、布艺等丰富多彩的手工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下进行的。因此,幼儿园的手工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幼儿对手工活动有兴趣,就会加倍认真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使用各种简单工具的技能技巧,有步骤、有次序的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双手同时进行,对双手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手部小肌肉群的发育都是很好的锻炼。同时,幼儿的视觉、触觉与动作的协调性也得到了发展。因此,手工活动不仅能巩固幼儿获得的知识,并有助于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 6 手工活动能促进幼儿萌发美的情感,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人生教化从美育开始。鉴于幼儿手工活动的特征,教师应把美工区创设成为一个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天地。为他们的游戏、学习与创作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使幼儿自由的观察、欣赏各种不同的艺术品,任意选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与同伴友好的合作,有条理的进行各种手工活动,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从而塑造幼儿的审美能力。 因此,手工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对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感受力、意志力、模仿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手工具有趣味性与知识性,幼儿在活动中观察、感受、模仿、动手、记忆、想象、合作。幼儿的许多知识技能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学会,手工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幼儿的思维更加开阔。幼儿在手工活动中各个器官都在积极地活动着,幼儿不断地解决活动中面临的问题,这使幼儿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意志力、思维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而手工材料的多样性、可塑性,制作的随意性,可以从小培养幼儿的操作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模仿和想象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生动有趣的手工活动让幼儿保持了积极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最终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养成爱动脑筋、爱探索钻研的良好学习习惯。幼儿在动手,动脑,快乐的手工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40b982bab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