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推荐书目 一、语言与社会变迁 1.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上海,1983年。 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6年。 3申晓龙:《社区文化与语言变异:社会语言学纵横谈》,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二、社会分层 1.戴维·格伦斯基:《社会分层》(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5. 2.彼得·盖伊:《施尼兹勒的世纪: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2004。 4.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姐妹们与陌生人》,见熊月之主编:《海外上海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黄绍伦:《移民企业家——香港的上海工业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熊月之:《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梁元生:《上海道台研究——转变社会中之联系人物,1843-1890》,上海古籍出版2003。 9.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0.魏斐德:《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1.许纪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叶文心:《疏离的学院》,见《海外上海学》。 三、社会网络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4.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6.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8.顾德曼:《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区域网络和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9.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四、社会运动 1.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孔飞力(PhilipA.Kuhm):《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 3.茅家琦主编:《太平天国通史》(上、中、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韩书瑞:《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6.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商务印书馆2007。 7.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8.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五、社会记忆 1.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发明》,译林出版社2004。 6.爱德华·汤普森:《共有的习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8.景军:《神堂记忆》,网络电子稿。 六、民间社会 1.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2002。 3.郑振满、陈春声:《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4.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7.韦思谛:《中国大众宗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8.王斯福:《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9.韩书端,罗友枝:《十八世纪中国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10.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48144b750e2524de4187e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