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实验观后感 监狱实验主要是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希望研究监狱生活如何影响其中的警察与囚犯,同时观察监狱中的警察与囚犯是如何行动的。 他把地下室改建成了一个模拟监狱,找来数名身体健康和心理稳定的志愿者参加实验,也正是这种通过观察正常人如何在一个环境中行为改变,去更加透彻的了解人性。这些受试者都是男性的大学生,被随机分布12名狱警和12名囚犯。 每个受试者都花费了一天左右的时间来适应这种生活,并各自融入进自己所将扮演的角色。第二天扮演囚犯的志愿者们便在这个人为设立的监狱里发起了暴乱,用床铺在牢房里设立障碍并讥笑狱警们,似乎他们已经真正是一名囚犯,他们会想尽各种办法来躲避和抵抗狱警。而面对囚犯的反应,狱警仿佛找到了向囚犯开火的绝佳借口,有些狱警甚至想尽办法来折磨那些囚犯,他们的逻辑一下子变得很简单,就是只有想尽办法去折磨这些囚犯,才会结束囚犯们经常性的暴动行为。至此开始,斯坦福监狱日复一日地上演暴乱,一些狱警开始逼迫囚犯裸睡在水泥地上,并以限制浴室的使用作为特权相威胁,甚至他们强迫囚犯做羞辱性的训练,并用双手去清洁马桶。 狱警正是通过这些虐待性的手段让囚犯们屈服。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囚犯”被告知他们有机会被假释、但假释申请又被驳回的情况下,他们并没有简单地要求终止这见鬼的实验。包括津巴多本人在安排有 50名以上的非实验人员参与观察和关注这一监狱的时候,通过观察录像,发现他自己本人也有“背手”的无意识动作,作为心理学家,他自己也觉察到了自己正在悄悄地融入监狱长的角色中。直到津巴多的女友克里丝蒂娜·马丝拉提出强烈抗议,认为监狱中的狱警太过于残忍,要求立即终止实验。仅在此后6天,津巴多便终止了这一实验。有些研究者在总结结果时认为,扮演囚犯的角色预谋造反,扮演狱警的角色则开始变得具有暴力倾向,而一旦角色互换之后,双方也会采取同样的方式。 以上是津巴多实验的大致过程与结果,在观看这个视频之后,我们最初的反应便是希望通过“角色理论”来理解并解释这一现象。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扮演一定的角色,而角色期望这个概念似乎可以更好的理解囚犯与狱警的反应,即我们的行为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一致。而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更为深刻的社会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位置理论”,这个理论其实算作是本土化的理论,其基本观点便是,一定行为的产生是个体所处的位置所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西方的角色理论。与位置有关的概念包括,关系、身份等,一旦个体取得一个职位,便会立即获得与之相关的身份与社会资源及资本。社会资本理论中,包括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以及后来边燕杰提出的强关系理论,都一定程度上表明位置理论的合理性。 “权利理论”,韦伯在对权力的研究中,更多都会涉及到政治团体的概念,包括共同体的概念。权利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狱警在监狱中,其实就已经拥有了监狱赋予其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利,在拥有这种权利之后,便会引发一种关于意志的表现问题,而这种意志需要权利来实现,不管其实现的手段怎么样。基于此,我们便更好的了解到作为狱警,为什么会使用各种手段来达到自己所谓的目的,即实现监狱中暴动的消灭。但是我们对权力的了解,不应该仅仅停留于此,因为权力容易引发暴力,这本身是一种原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4de61eb62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