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课例实录:《江南春》

时间:2022-11-24 16:12: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诗课例实录:《江南春》

师:老师在屏幕上打上了几张照片,仔细看一看,能不能猜得出这些照片是拍摄在什么季节?

不单单要告诉我什么季节,而且要告诉我从什么细小的地方判断出来的。 生:是春天,因为我是从照片上的花和柳树知道的。 师:花红柳绿是春天的象征和标志。

生:我从图片上看到天非常晴朗。我觉得春天一般都是这样子的,所以我判断出这些图片是在春天拍的。 师:可能春光明媚给你的印象很深,不过老师要告诉你,春天也是多雨的,不单单是晴朗的。 生:我从左下角那张图上看出柳条已经发芽了,一般是在春天柳条才会发芽。 师:柳树的这个状态说明这是春天。这图上有没有你们熟悉的景物啊? 生:右下角的照片是七宝。(上课学生来自于七宝镇上的一所小学。 师:七宝是江南古镇,有近千年的历史。长江以南大片的地区,我们经常用两个字来定义它,叫“江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关于江南春天的古诗。请大家小声快速地读一读老师发给大家的讲义。

师:哪位同学来告诉我,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江南春》作者杜牧他是晚唐的著名诗人,与另外一位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生:我知道了在公元420589年的南朝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 生:我知道了南朝是从公元420年到589年。 师:这个时间段和这首诗还是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同学们刚才说到的都是和这首诗有关的背景资料。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不过,老师的读法可能和你们有些不同哦,请大家仔细听,然后告诉我,老师的读法不同在哪里? (教师读诗。

生:老师读得有快有慢。

生:我们都是按照一个说法读的,比如说前面四个字连在一起,然后断一断,再读后面三个字。老师不是这样读的,有时候,前面两个字停一停再读后面,有时候前面连在一起,后面读得慢了。

师:这个同学听得真仔细,她说,我们都是四个字三个字这样停顿,而老师的停顿不一样。对呀,读古诗要注意停顿(板书)我们可以怎么停呢?有好几种方法,老师这里介绍一种,你可以用最方便的2221(板书)这样来停。 生:我听出,“千”下面是一个横,就声音长一点,“里”下面是一竖就读快一点。 师:这叫做“平仄”(板书)我们今天学习的古诗,也叫格律诗。它在声音上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它必须按照一定的格式来写。在古诗当中,我们把现在普通话里的第一声和第二声称之为“平声”,它们比较舒展、平缓,也有极个别的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字,发生变化,这个我们暂时不讲。那么第三声和第四声的字,叫“仄声”(板书)。它比较短促、有力,读得快一点。在我们停顿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板书)。如果它们是平声,我们要读得长一些,如果二、四、六位置上的字是仄声,我们读得短一些。 生:我还发现老师读得时候有轻有重。

生:我发现老师读的时候,每句后面都会有停顿,停顿好长时间才接着读第二句。 师:句子与句子之间也要停顿。同学们,想学这样的读法吗?谁能第一个来试试看。

师:色彩多么鲜艳。黄莺在歌唱,还有很多的鲜花、树木。一首小诗居然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东西!这是一首好诗,这首好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传诵,传到了明朝。有一个读书人,



1


他却读出了问题。(播放幻灯片)他说,千里莺啼谁能听得?千里绿映红谁能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阁、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这段话是文言,你理解它的意思吗?

生:我觉得“千里莺啼谁能听得”指的是千里之外的黄莺鸟叫谁能听得到,那么远?我们又不是顺风耳(众笑),千里绿映红谁能见得?离得那么远的桃花还有柳树,谁能看得到啊? 师:所以说这句话的人说,要怎么改啊? 生:把它改到“十里”,就差不多能看得见了,也能听得见。 师:你觉得“千里”和“十里”哪一个好? 生:“千里”好,我觉得这个“千里”是指整个“千里”都有鸟在叫,有柳树发芽桃花开放,如果改成“十里”的话,就感觉很近,不怎么美了。 师:你是从美的角度去体会的。

生:如果改成“十里”的话,读起来也不怎么顺。 师:对对对,非常好!“千”是一个平声字,读起来很舒展,感觉很远,地方很大。“十”在古代是个仄声字,读上去很局促。

生:南朝有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个寺,地方肯定很大,肯定能占据一千里(众笑) 师:你把两句诗里面的数量词合在一起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生:我认为“千里”它其实是一个虚数,它表示就是看上去很远。而“十里”呢,就非常确切,就觉得这个诗,没有多少意思。

师:孩子们真聪明啊。在古诗里,很多数字都是虚指。“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一个很大的范围,并不是真的要跑到一千里以外去听黄莺的啼叫,而是指在很大的范围里都有黄莺在鸣叫。在整个江南,处处都有这样美的春景。在古诗中,人们常常把黄莺和春天联系在一起。诗人边走边看,地点在变化,鸟鸣不停地在耳边响起,这是一番怎样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诗中写出了听觉,还有什么? 生:视觉。 生:幻觉。(众笑) 师:有的,肯定有的。 生:感觉。

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觉读读看。读出地方的辽阔,读出那景色的明丽,读出那色彩的斑斓。

(指名读,齐读,教师伴读。

师:诗人边走边看,游兴十足。这时,忽然下起了濛濛细雨,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冈,极目远眺,所有景物仿佛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青纱之中。在远处,他看到了很多寺庙,他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同学们,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诗人的心声,和他一起来想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你看到什么了?

生:我看到很多很多寺庙,很多很多的楼台在濛濛的雾雨中忽隐忽现。 师:真美啊。

生:我看到了很多寺庙,还有很多楼台在那个春雨中若隐若现,感觉很漂亮。 师:你听到什么了?

生:我听到了那个濛濛细雨的沙沙声,还有黄莺的叫声。 师:和前面一句联系起来了。你闻到什么吗? 生:我闻到了寺庙旁边的花香。 生:我闻到了下雨时空气的清新。 生:我闻到雨中还有草的味道。

师:我们一起来读,带着自己的感觉。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4e17e4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