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恨的变奏 ——历史教学随笔 泸州天立国际学校历史组 黄丽敏 2001年张学良将军在海外不幸辞世,享年101岁。他的去世给世人留下太多思考。面对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活,张学良是不是该恨蒋介石?是不是该恨国人没有能拯救他?在张学良辞世的时候,江泽民主席给予了高度评价:“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往事如烟——1936年,36岁的张学良,在日本帝国主义占我东北,侵我华北,杀我同胞,蒋介石绝不抵抗而全国掀起抗日怒潮的背景下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于1936年12月12日与杨虎城一起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八项主张。面对西安事变后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关于蒋介石的杀与放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教学“西安事变”这一节时,如何再现历史,让学生演绎出各种社会力量的态度,认识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方针的正确性。为此我设计了“西安事变新闻发布会”—— 我选两位男同学分别扮演张学良和杨虎城,到台上去答记者问。台下的同学都是记者,分为四组,分别为英美记者代表团、日本记者代表团、何应钦操纵下的新华社记者、中共代表团。每个代表团结合本方利益经过内部讨论拿出提问要点,要求语言精炼,针锋相对,张杨二人先从中试探各派主张。具体操作如下: 张学良:首先感谢各位记者光临我们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与虎城兄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如何处理蒋介石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敬请各位记者提问。 日本记者:请问张先生,九一八事变时,你为蒋介石背上不抵抗的罪名,算来已经五年了,你失去东北后,他又把你的队伍拉到西北去打红军,你的军队损失惨重。你们是拜把兄弟,他可曾把你看成兄弟,他只看重他的嫡系部队。只有杀了蒋介石,你们东北军才有出路。(想挑起中国内战) 何应钦的记者代表:张先生、杨先生,恕我直言,你们竟敢扣押蒋委员长,是以下犯上,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叛党叛国,人人得而诛之,你们还敢在此大放噘词,我要号召国民党军队讨伐你们。(想借机置蒋介石于死地) 英美记者:张先生,蒋委员长追随孙中山先生,高举三民主义,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在孙先生去世后领导北伐战争,打倒军阀,统一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国家领袖,只因其在抗日方面还需激进一些,难道就把他杀掉?那中国又有谁能够统一中国各种力量抗日?请你们给蒋先生生一些思考的时间,我相信你们会接受我们的建议的。(想救蒋介石) 中共代表周恩来:张先生,杨先生,你们因爱国而发动兵谏,你们的爱国精神是有目共睹的。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镇压人民,屠杀共产党,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五次围剿我中央革命根据地,迫使我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长征,我们的人民要求公审蒋介石,我们的大多数红军也要求处死蒋介石。但是我们不能那样做,那样只能使国民党成为一盘散沙,只能使亲者痛,仇者快,开心的是日本人。大敌当前,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必须摈弃前嫌,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了民族的利益,我们中国人只能拧成一股绳。只要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我们会保证他的生命安全,公认他为领袖的。 周恩来的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西安事变在英美、中共、张学良、杨虎城、宋美龄等的努力下最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这一环节,既抓住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学生印象深刻。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辩证思考历史事件的能力。 西安事变就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日本的恨,对蒋介石不抵抗的恨的具体体现。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是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的爱超越了对蒋介石的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把对祖国的爱化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狠狠打击日寇,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回想张学良将军在1936年12月25日怀着对蒋介石的敬意和歉意私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一到南京,蒋介石却背信弃义,将他关押起来,并送上军事法庭审判。之后张学良将军就过着颠沛流离的幽禁生活。我想在半个多世纪的囚禁生活中,张先生的内心是平静的,是心安的。因为他以他的方式来爱国,他觉对得起祖国,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蒋介石,所以他才会活到101岁。在国家命运生死成亡的关键时刻,他抱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一腔热血,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把个人名利乃至生命置之度外,其爱和恨的变奏曲怎能不扣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弦! 不仅西安事变交织着爱与恨,而整个中国近代史更是一部气势磅礴的爱与恨的变奏曲。面对腐败的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系列侵略面前,摇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526d04c67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