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荷 作者:朱校良 来源:《作文通讯·初中》 2019年第9期 天津泰达实验学校七年级 朱校良 指导教师纪楸桁 那年秋天,残阳如血的余晖中,我泛舟西湖。远处,雷峰夕照,断桥黯然。苏堤上的游人越来越稀疏,一切都渐渐归于沉静。 略暗淡的几抹粉色和绿色若隐若现地漂浮在潋滟的水波中,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几株残荷,它们如点点星火,散发着微光。 摇桨靠近,我慢慢地观察起来。几根荷茎孤零零地从水中探出头,歪歪扭扭地托着几片或大或小的莲叶。每片荷叶都弓着身子, 带着破损的边沿搭在水中。它们绿得沉稳深邃,但墨绿中透着褐黄色斑点,就像一面面镶着生锈铜边、带着破损裂纹的魔镜。荷叶上,大多只剩一株莲蓬,只有最大的一片荷叶上还托着硕果仅存的一朵残花。花瓣多已掉落,剩下的也都褶皱、褪色,像一条条曾浪迹天涯的古船蜷缩在港湾里。这朵残花,宛如已过韶华的少女,褪了旧时的粉妆,换上素颜,恬静地站在水中,泰然地注视着身边的一切。莲叶下偶尔游过几条消瘦的小鱼,水面上浮沉着几只羸弱的水虫,花自飘零水自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天越来越黑了,我不忍心再看下去,准备摇桨离开。 突然,一股伴着晚风的清香透过鼻腔飘进我的心中。闭目细嗅,荷花香、荷叶香中还掺杂着难以名状的味道。我从未嗅到过如此清雅幽寂、令人陶醉的残香! 它虽然是淡淡的,却像一本厚重的书压在心头。这阵阵清香让我不由得回眸,望着与我渐行渐远的残荷———它们也曾盛放。也许,苏堤旁的东坡先生曾望着它们,体味人间烟火的滋味;也许,断桥上的素衣女子曾望着它们,翘首等待她的有缘人。 我猛然顿悟,我们的一生与这残荷何等相似!有生, 即有死; 有盛开,即有枯萎;有春夏,即有秋冬。这是一切生物无法躲避、无法逃脱的自然规律。回首往昔,假如你曾向世界展现自己最美的身姿,大可不留遗憾地离开。我伸出手, 感受浸润着秋色的微凉的湖水,轻轻捞起一片花瓣,缓缓抚摸着花瓣的纹路…… 教师点评 小作者以自己在杭州旅行时的经历为背景,集中笔墨,按照残叶、残花、残香的顺序,着力描写西湖中的几株残荷。文章写景状物颇有章法,抒情真诚而不做作,足见小作者对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这两种写作技法的纯熟运用。 (纪楸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653a15cb2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