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表现的文化内涵——以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术为例 作者:黄道鸿 来源:《美术界》 2012年第2期 一、广西钦州坭兴陶概况 广西钦州坭兴陶(学名紫泥陶),古称“越陶”,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一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坭兴陶是以钦州江东西两岸特有的紫红陶土为原料,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按软六硬四混合,骨肉得以相互支撑而为上品。因其深藏于山腹地层,天然洁净、泥质细腻,绿色环保,且含有铁、锌、钙、锶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丰富矿物质,成品后的坭兴陶器古色古香、光润柔和、音质铿锵、晶莹似玉、耐酸耐碱、绝无毒性,它独具透气而不透水的天然双重气孔结构使得器皿内氧分子充足,有利于食物长久储存。实践证明,茶叶置于坭兴陶罐数年无霉变,茶具泡茶,溢香芬淳,隔夜而色味不变,久用的茶具还可生成茶芽,即使不放茶叶,冲入开水仍有芳香茶味,花瓶插花,花艳叶茂、经久不谢,尤其桃李更可开花结果。坭兴陶的“窑变”艺术在国内陶瓷行业中绝无仅有,艺术极高,故有“中国一绝”的称号钦州坭兴陶产品最大的特点是不施釉,采用雕刻进行装饰,通过打磨表层面使产品发光显色,这是其他陶瓷所不宜采用的。由于土质独特,洁净细腻,制作工艺世代相传,刀刻工艺精巧,器形变化多姿,既是优雅别致的艺术品,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因此博得了人们的喜爱。 二、坭兴陶的文化特征 广西钦州坭兴陶的设计理念,除了蕴含其本身的历史文化底蕴之外,还涵盖了多种民间民俗文化在它的设计里,体现在其表现的题材、装饰和工艺制作上。 (一)坭兴陶题材表现中特有的文化气质1.祈福纳吉的题材。坭兴陶采用的祈福纳吉的题材体现出秉承华夏民族传统的美德,儒家倡导的正气、禅宗追求的和气、道家崇尚的清气,形成综合文化形式,传达出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崇敬自然、充满象征、追求理想、祈祷祝愿等一系列现实与美好愿望不可分割的文化内涵。主要采用的是人民大众比较熟悉和喜爱的自然物,根据其特征、形象或者谐音来表现,使其赋予一种美德品质或吉祥的含义,其图案往往富有一定的寓意,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例如:鱼纹,代表“余”、“裕”、“玉”等谐音,喻示着“吉庆有余”、“生活富裕”、“玉成好事”等美好向往;蝙蝠的“福自天降”、“福寿连绵”等代表美好的祝福;此外,还有时令节日、功成名就、张仙送子、人财兴旺的纳福主题,“金玉满堂”、“仙桃延寿”、“鱼跃龙门”等吉祥图案表达了制陶人美好的祝福与愿望和传达出审美文化意识的形成与完美表达。2.本土地域文化的题材。主要采用的是以富有亚热带特色的自然景观如“桂林象山”、“水月洞天”、“花山岩画”、“三娘湾”、“五黄岭”等,彰显地域文化和在装饰艺术上表现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并溶入新的文化内涵,不断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活力。例如以象鼻山的造型为特征的坭兴陶茶具,造型活泼、简洁流畅,装饰简约,窑变独特,该作品一推出,立即引起坭兴陶艺界的关注并一举夺得中国工艺美术设计作品金奖,坭兴陶作品《八桂之春》《荔枝瓶》等入选东盟贵宾礼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要馈赠礼品之一。 2.本土民族文化的题材。采用的主要是以本土民俗文化,如“八桂之春”、“钦江渔歌”、“灵山荔枝”、“三姐对歌”、“永福宝鼎”和“子材宝鼎”等,体现中华民族追求真、善、美文化理想。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帲先生设计的“永福宝鼎”和“子材宝鼎”。取材于钦州著名民族英雄刘永福和冯子材的故事,用钦州坭兴陶古老的传统工艺制作一对大陶鼎,整个大鼎简明凝练,线条活泼流畅奔放,形体壮实丰满饱和。造型吸收了中国古代青铜鼎作为祭器的神秘、庄重、肃穆的神韵却充满了生机盎然的现代创作气息。附件的配置简洁明快、开朗,毫无散漫繁琐习气。肩部的陪衬装饰散发着轻松和谐吉祥的气息。马蹄形的三足和鼓睛皱眉的怪兽是采用古代传统佛座或香炉脚部、石狮和铜狮颈下项圈中的龙形装饰,使腿部十分坚稳壮实和霸气,如泰山般的不可动摇。给人以信心和奋进力量,表现了中华民族追求真、善、美文化理想。 (二)坭兴陶装饰制作工艺表现中蕴含的文化气象 陶器装饰表现手法主要有写实、写意,具象和抽象的表现技法,坭兴陶装饰图案配以其特有的制作工艺程式,使图案和器形的结合更为融合。装饰表现技法主要采用在已干的泥坯上进行画、雕、刻、剔等工艺。使泥坯上的花卉、人物、山水等图案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效果。在刻画好的泥坯中填入白、紫红等色泥抹平,经高温烧成后,打磨掉表层氧化物,加以精工琢磨光滑,形成所谓“白器红花”或“红器白花”等精致作品。在浮雕图案的表现中,用点、线、面构成设计的手法,在器表进行雕、刻、剔,刀法老辣、古拙,工艺精湛,运刀如运笔,使坭兴陶在单纯古朴中透露出一种又醇又浓的人文味,既是优雅别致的艺术品,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博得了人们的喜爱。此外,钦州坭兴陶的陶艺师们喜欢用钦州盛产的白泥为胎,红泥作为化妆色。炼好的白泥经手工拉坯成形,用浸、淋、喷等手法把红泥涂到胎上,形成自然线条及色块。陶艺师们在泥胎上无意识地涂出色块,根据坯上的色块线条,唤起心底积淀的生活感受和艺术修养,体验心灵的共鸣与灵感,创作出生动形象的陶艺作品,把无意与有意,自然与人为有机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1.浮雕——坭兴陶所用的浮雕是一种浅浮雕。在千透了的坯体上,画上或印上底稿,按画稿的意境和要求进行雕刻。但这种浅浮雕的刻法与一般雕刻法是迥然不同的。一般浮雕都是在平面上浮起一定厚度的形象,而泥兴陶的浮雕,用的却是平面以下另雕突起的手法,它的最高点顶多与器物平面相当,一般的浮雕追求的是体和面的感受,而泥兴陶的浮雕,强调的是生动、有力的线条,配以概括性的体面关系,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2.圆雕——这是一般美术陶瓷都采用的方法,既是装饰又是造型,对于人物、动物和各种小玩物的创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平雕——是在半干半湿的坯品平面上,用刻刀刻出线条、文字和图纹,再用稀白泥浆涂上雕刻的部位待干透,然后把坯品表面的白泥余迹擦掉,便可清楚地显现出雕刻的图纹。这种刻法要注意掌握坯品的干湿度,太湿了泥渣沾连,不易行刀,而且容易变形,太干了亦难行刀,刻出的刀痕有崩裂口,影响画面的工整。但如果搞篆刻古文,则另有特殊效果。4.捏雕——在坯品的顶部、肩部、左右侧和底部加上一些捏雕附件的装饰狮头、龙头、凤头或其他怪兽鼎足等,可使产钻显得更加精巧、玲珑。用泥巴捏雕成各种附件的形状,然后翻石膏模印出或注浆成型,趁它未干时,安接到坯品主体设计预定的部位上去。根据不同的造型产品安接各种不同的捏雕附件,必要时还可以在附件加上活动圈环,更使产品富于生气、动人。 5.镂空——一般用于双层的陶艺品,单层陶艺品亦有采用,把双层皮的坯品做出后,待干,用浅浮雕法在坯品表层进行雕刻图纹,在图纹的空隙低凹处刻深至穿通坯壁,从陶艺品的外表看很是美观、精致、玲珑。 6.填充——填充法俗称为“填花”、“填白泥”,是趁坯子半干,拿上手不粘不变形时即刻上图纹,图纹应较深。接着马上填上粘稠的白泥浆,让上下红白两层泥质在湿的时刻就粘连牢固,待稍千后刮去表面多余的白泥,更干时,上机轮旋刨一次,白色平整的图纹就会在铁红色的坯面上显现出来,体现出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 7.镶嵌——趁坯品未干时,按照所要雕刻按照所要雕刻图样的外轮廓,均匀、整块地剔去一层,另把一块相同的湿润白泥镶嵌进去,稍干用刀片旋刮平整,干透后用上述浮雕法在白泥内进行雕刻加工即成。用镶嵌法制成的陶艺品,白色的浮雕与深色的底子形成强烈对照,相映成趣,白色部位洁白如玉。镶嵌的另一种方法是把坯子图案轮廓挖去后不镶白泥,烧成后用贝雕、石雕或角雕镶嵌上去,让不同的工艺材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比,更好地显示出各自的质地美感。 坭兴陶的造型与装饰手法充满阴阳互动、虚实相生的哲理和天人合一的法度创造,使坭兴陶艺术表现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坭兴陶艺术表现方法的独特性,体现出特有的文化内涵。 【黄道鸿,钦州市群众艺术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665dccf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