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艺术的社会功能 摘 要: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审美的反映,因此更要重视和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此文从艺术的不同角度阐述了艺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进而论证了三者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 认识功能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关于艺术的功能,不同的理论家有各自不同的考虑和归纳。如前苏联美学家卡冈在他的《美学教程》中,把艺术分为交往功能、启蒙功能、教育功能、享乐功能等。还有人指出,艺术具有情感或情绪的宣泄功能、精神慰藉功能、心理医疗功能等等。但就艺术的社会功能或社会作用而言,我们则将其分为三种,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一、艺术的认识功能 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欣赏者则可以从不同的艺术作品中认识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认识真理。 鲁迅先生认为艺术可以表现文化,实际上说的也就是艺术的认识作用。他在一九一三年写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明确指出了艺术的认识功能,鲁迅在这里所说的“美术”,是包括文学、戏剧、绘画、雕塑、音乐等在内的广义的“美术”,亦即艺术。他看到时代变了,艺术也会随之变化,如果一个时代的“武功文教”等都毁灭了,过去的时代已去而不复返,但只要有艺术作品能够保存留传下来,后人就可以通过这些作品认识当时的时代。我们可以从周口店遗存的石器或阿尔塔米拉的洞穴壁画中认识原始社会的狩猎经济;可以从《诗经》中认识两三千年前我国奴隶社会的生活情景,了解当时人民的劳苦与追求、婚姻和爱情以及他们的智慧、反抗和斗争;也可以从马王堆汉墓帛画中认识我国早期封建社会的文化、信仰和统治阶级的奢侈豪华的生活;更可以从敦煌艺术宝库中比较全面地认识从十六国到宋、元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以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民族生活的情况。可以说,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认识作用。戈雅的著名油画《1808年5月2日的起义》和《枪杀起义者》等,可以让我们了解当时西班牙马德里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悲壮斗争生活,从而认识正义,认识真理;米勒的作品又可以使我们了解法国十九世纪农村生活情景和农民的命运,从《拾穗》、《播种》、《晚钟》、《牧羊女》、《扶锄的农民》等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法国农民的纯朴性格、他们的劳动生活和精神状态,进而可以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 以上,我们主要从艺术作品所描写的对象这一方面来谈艺术的认识功能。实际上,艺术的认识功能也体现在艺术这种特殊的描写方式,也即语言形态中。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艺术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可能性,不同时代的历史,不同民族的精神也就会因此有可能被保存下来,成为后人认识的对象。其次,艺术的作品形式,比如说它的风格样式、结构特征等也可以成为人们认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主体精神面貌的依据。比如说我们能从古埃及与古希腊的雕塑风格样式的巨大差异中看到两种不同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视觉表达形式:古埃及的雕塑风格刻板、平直,显然与其专制社会结构有关系;而古希腊雕塑表现出来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形式意味则反映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特征。从中国的园林造型样式与结构中,人们则可以体会到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的那种情怀或者说民族精神。所以,我们不仅能通过艺术作品所描绘的对象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也可以从艺术把握对象的方式中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二、艺术的教育功能 艺术的教育功能,是指艺术作品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这一点,在我国古代论文、史论和画论中历来都受到重视。例如,孔子曾经用绘画比喻“礼”,用雕刻比喻教育,用诗和音乐来比喻他的政治理想,希望以艺术手段,通过诗教和乐教达到他的“克己复礼”的政治目的。荀子也说:“诗言是其志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荀子・儒教》)在荀子看来,礼要求人们在行动上、诗要求人们在思想志向上、音乐要求人们在冲和性情方面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又如东汉王延寿就认为绘画的作用就是“恶以戒世,善以示后”等等。这些论文、画论作家都非常强调艺术的政教和德教功能,主张艺术作品要有思想性,要能教育人们服从本阶级的道德规范。 无产阶级和各个时代一样,也非常重视艺术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作用。鲁迅等名人曾多次指出艺术的教育作用,周恩来也曾多次强调指出,艺术家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使自己的作品起到教育人民、教育后代的作用,要使人民从艺术中“得到鼓舞,受到激励,奋发起来”。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促进人们奋发向上。艺术之所以能产生教育作用,是因为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反映现实,而且还会对现实生活做出评价,由此提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表达自己对人生与世界的体验和感受。因此,艺术家往往也是思想家,他总是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欣赏者的思想,用自己的道德观念去改造欣赏者的道德观念。无论他是否自觉地这样去做,他作品所具有的这种思想教育或道德教育功能却是客观存在的。 艺术的教育功能在不同的艺术种类和形态中有不同的侧重和表现。我认为,从整体和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艺术作品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它能使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与自我采取一种伦理态度。这种态度首先意味着对人类社会中美好的事物与正义的事业的热爱,对进步的信仰,对真理的追求,就像我们能从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类似的作品中所感受到的那样。其次,这种态度包括对生命的崇敬,对苦难的同情,对罪恶的愤慨。如古希腊的雕塑《维纳斯》、罗中立的《父亲》、王式廓的《血衣》、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就能唤起人们的这些感情。而像李可染的山水画、齐白石的花鸟画的教育功能则体现在它们能使人们更热爱自然、生命和生活。至于那些充满幽默的漫画,也可以使人们在对待人生的各个方面有一种宽厚豁达的胸怀。总之,艺术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各个方面,对此,我们不应做狭义的理解。 三、艺术的审美功能 关于艺术的审美功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论述。首先,在艺术的认识、教育功能中,实际上已包含着审美的作用。比如说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崇敬、对真理的追求本身就已有着“怡悦情性”和“畅神”的审美因素。其次,从艺术作品的形式角度看,艺术的审美功能更是体现在不同的艺术形态中。比如说实用美术,不仅使人们的衣食住行实用、方便,而且有着美的外观。虽然在生活中,人们并不会有意识地时刻关注这些围绕着他们的美的形式和形态,但这些美却以一种整体的和谐气氛感染人们的情绪,使人们愉悦和心情舒畅。再者,在纯粹为了人们的精神享受而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包括优美、崇高、怪诞等多种形态,可以肯定地说,它们给人们的审美享受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说,沃林格曾用美学中移情学派的“移情”概念来解释西方的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等古典形态的艺术,认为移情的审美体验特点就是“审美享受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而且他把“移情”的审美体验与艺术的具体形态联系在一起来论述。还提出了与“移情”相反的另一类审美体验――抽象冲动这个概念。他认为,原始艺术、古代东方艺术以及罗马艺术、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形态给人的审美体验,都可以归入抽象冲动这一范畴之中。他在论述抽象活动的特点时说,在抽象活动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这样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把特别容易唤起人们功利需求的外在世界的单个事物从其对其他事物的依赖和从属中解放了出来,并根除它的演变,从而使之永恒”。在沃林格看来,在这种艺术形态中人类能从外物巨大的杂乱无章中摆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安息。事实上,正是艺术形态的丰富性和各自的特点,使艺术在整体上能发挥其巨大的审美功能。 四、艺术的三种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我们说艺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但并不是说艺术中的某一类作品是以认识功能为主,另一类作品是以教育功能为主,第三类作品则是以审美功能为主。我们说艺术中有真、有善、有美,也并不是说在艺术中真、善、美是相互分割的、互不相关的。如果那样看待问题,就割裂了真、善、美三者的关系,割裂了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三种功能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三种功能的关系,正如艺术中的真、善、美三者的关系一样,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只有在进行理论分析时才可以暂时把它们分开来加以说明,而实际上在每一件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它们都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 艺术的认识功能基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真实性是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缺乏真实性的作品也不可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生活的真理。但艺术的真,既不同于普通实际生活的真,也不同于科学的真。它既是现象的真,又是本质的真;既是形象的真,又是典型化了的真。这种显现着真理的本质的现象或典型的现象,也就是艺术的美。而美在一定条件下总是要引起人们的美感,所以,艺术的认识功能,总要通过审美功能才能得以实现。一件枯燥无味、不能引起人们美感的艺术作品,也不可能帮助人们认识任何生活真理,起到艺术的教育作用。但反过来说,艺术的审美作用又都包容着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艺术的思想教育作用和道德教育作用也必须通过艺术的审美作用来完成。一件艺术作品,要达到影响人、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必须首先感染人的情绪,打动人的心灵,陶醉人的精神。艺术不是单纯的说教,政治报告代替不了艺术。另一方面,如何看待抒情诗、山水画、花鸟画或轻音乐呢?有人认为山水画、花鸟画的艺术社会功能主要是审美功能,而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是不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的审美作用有其独立的审美意义。这种理论上的偏差根源在于对美和美感的片面看法。事实上,一切好的、健康的或者说美的艺术作品,除能给人以美感之外,同时又都对人们有一定的认识作用和教育意义。一幅好的山水花鸟画,不但能使人悦目,而且会给人以理智的满足,使人更好地认识自然的美,领悟艺术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并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人们在欣赏齐白石的作品时,除了欣赏画家那鲜明的色彩和简洁的笔墨(形式美)之外,也欣赏那栩栩如生的花鸟草虫的神情和动态(自然美),更欣赏画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的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艺术家的个性美),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欣赏者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即从中受到了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艺术美的大众”。这也就是说,好的艺术能够培养和提高人们高尚的艺术趣味和对美的认识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讲,审美作用同样也是艺术对人们起到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第12页、第355页。 [2]沃林格:《抽象与移情》,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第21页。 [3]侏儒楚:《美育与艺术欣赏》,中国物资出版社,第23页。 更多信息请查看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35b1b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