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词风成因试论 纳兰性德,字容若,满族,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传世的《纳兰词》①共收录了342首词作。王国维曾赞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②,作为出身清朝贵族统治阶级的他,本应指点江山意气风发,但他的作品却格外的凄婉哀伤,原因何在,一直是后人研究的焦点。 一、政治上的矛盾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父亲是当时权倾朝野的纳兰明珠,母亲是皇室爱新觉罗家族英亲王阿济格的第五个女儿,他的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是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氏之一.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是叶赫部落的贝勒,他的妹妹孟古姐姐在万历十六年嫁给努尔哈赤为妃,并生下皇子皇太极,即后世所说的清朝的建立者清太宗。此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亲关系一直十分密切。可以说,纳兰性德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他统治阶级的特权,但荣华富贵并不能使这位词人驻足,相反,显赫的家世成了他一生的羁绊,一方面,他的父亲虽然是权倾朝野的大臣,但当时与康熙皇帝的原配皇后赫舍里氏的叔叔索额图一派争权斗争十分激烈,加之他骄傲自大,恃宠而骄,越发的引起了康熙的不满,纳兰性德作为康熙的侍卫,清楚的看到了危机,但一方面作为人臣,他希望忠于皇帝,另一方面,作为明珠的儿子,他希望为父亲解除危机,这就造成了他在政治上的矛盾心里。另外,纳兰性德十分看重友谊,作为风雅的词人,他结交的都是一些江南布衣文人,这些人中还有很多是明朝的遗老遗少,他们不满于清朝统治,而一方面纳兰性德作为清朝统治阶级的一员,要效忠满清王朝,另一方面,作为明朝遗老遗少的朋友,他又对清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怀疑,这无疑加深了纳兰性德政治上的内心冲突与矛盾。举一个例子: 《满江红》 问我何心?却构此,三楹茅屋。可学得,海鸥无事,闲飞闲宿。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误东风,迟日杏花天,红牙曲。 尘土梦,蕉中鹿。翻覆手,看棋局。且耽闲殢酒消他薄福。雪后谁遮檐角翠,雨余好种墙阴绿。有些些,欲说向寒宵,西窗烛。 很明显,这首词中我们可以读出纳兰不愿被“浮名束”,希望远离官场的高风亮节,以及为友人的愤愤不平,应该说,纳兰心中所有政治内心的矛盾与煎熬都可以从这首词中找到影子。 二、侍卫生涯 纳兰性德17岁入太学读书,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19岁因病未能参加殿试,此后几年他奋发苦读,并拜徐乾学为师, 后在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并获得了二甲第七名的成绩,康熙皇帝授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作为皇帝的御前侍卫,他经常随康熙游历四方,南巡北狩,唱和诗词,这样的青年在世人看来本都是年少有为,前途无量,但纳兰性德却并不希望自己沉浮于宦海,同龄的康熙年少有为运筹帷幄,是一个圣明的君主,而他自己却与之相对比——早出晚归,人身自由也倍受限制,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他处处小心谨慎,唯恐行差一步,尝尽了在帝王眼前效犬马之劳的辛苦与卑微的滋味,相对于朝野,纳兰更倾心于自然山水,可以说,他的侍从生涯并不快乐,而这种压抑是不能说出口的,只能表达在自己的词作中。举一首他在23岁时侍卫期间所作的词为例: 《清平乐·凄凄切切》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这首词的景象都令人倍感凄凉,砧杵声,乱蛩声,燕去楼空,弦索抛残,晓风残月,无不是惨淡凄绝,尾句的“触绪添愁”更是点明主旨。 三、婚姻的不幸 纳兰性德在20岁时,迎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卢氏为妻,结婚后,两个人恩爱有加,感情甚笃,可惜好景不长,婚后仅三年卢氏就因为难产而死,这对纳兰性德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处在丧妻的悲伤之中,无法解脱,心中对亡妻的思念和悲伤无法发泄,就只好通过此做来表达。比如下面一首: 《青衫湿遍》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斜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尽寸裂柔肠。 这首词写于卢氏去世不久,从词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纳兰对亡妻的思念,这种哀伤在几乎所有纳兰的悼亡词中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四、李煜的影响 每一位文人都会受到前人的影响,纳兰性德也不例外,而对他影响最深的文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经常读二人的词作的人都不难发现,两个人的作品风格很像,这不仅仅是因为二人同处于统治阶级地位,具有类似的生活环境,,也因为二者的生活经历也有相通之处,李煜和纳兰一样青年丧妻,据说李煜和他的皇后大周后感情很好,但大周后却先他而去。当然,这都不足以完全促成两人相近的词风,更重要的是纳兰在写作时总是刻意的模仿李煜,在当时的文坛上甚至有一种说法称纳兰是“李煜后身”,因此二人的词作都有种凄艳哀婉的神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69966f80242a8956bece4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