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评教 学反思 “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 —— 一堂文言文教学课随笔 陶行知指出:“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 是的,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识和外界施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做到因势利导。 对比,我深有感触,课堂教学是灵活多变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一次课堂教学中也充分顺应了这一理念,而且相得益彰。 12月初,镇渡中心学校一批青年语文教师来我班听了一堂语文常态课。那天,恰巧上文言文《蜀鄙之僧》。喜的是这篇文言文还算好教,内容不太复杂,忧的是还是第一回上文言文公开课,对自己也是一种挑战,好在我昨天让学生进行了预习。一开课,我就直接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没有预料到学生的自学效课比我设想的要好。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有的从内容上入手,整体把握了文章,理解得全面、透彻;有的从文章的主题入手,抓住“立志”这个中心展开话题;有的从句意上来理解……真是一浪高过一浪。同学们各抒己见,令在场的听课老师频频点头致意,其他同学也豁然开朗。说句实在话,当时我都有点慌,学生已经自行解决了我在课堂上要教的主要知识,这课还怎么上下去?我正在冥思苦想时,突然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女生谢奇颖打破了这短暂的宁静,她举着小手,睁着明亮的大眼睛不解地说:“李老师,我在预习当中遇到了一个拦路虎,我想请老师现在来帮我解答。”我和颜悦色地说:“快说,我们一起来合作交流。”“老师,文中‘子何恃而往’出现了两次,为什么一个用问号,一个用感叹号。”厉害,真是火眼晶金,真会读书,这本来也是我在教学环节中要解决的一个难点。机会来了,何不以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开展本堂文言文课文的教学。文言文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会读,如何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我引导学生先自读,不会读的先在小组内学习,然后各小组赛读,互相评价,学生很快能入情入境读。有些疑难的地方,我进行了带读。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我还让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他们对“子何恃而往”的语气已经读得显山露水啦!我突然发现,谢奇颖稍稍点了点头。正在这时,学习标兵袁嘉骏提出他来给大家示范读,我让他站在讲台上,提醒学生注意留意他的表情,看看他声情并茂的朗读,谢奇颖脸上立刻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要袁嘉骏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读,他能联系课文内容解读了问号表示怀疑,感叹号表示嘲讽。我趁热打铁,要学生带着这两种语气来读句子,也点名请谢奇颖读,读得不比袁嘉骏逊色,之后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心理,也跃跃欲试,一节课下来,学生非常投入,我也教得轻松,整个课堂都是学生在解疑学习的过程,而我只是充当了一个配角,听课的老师也啧啧称赞,学生的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我们只有灵活地去驾驭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当然,要有可行的地方,让我们一起努力塑造学生的个性,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6cdbcb92a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