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具保护方法的探讨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农业文明发展史,农耕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而传统农具则是农耕文明的核心元素,是中国农业文明发生、发展、进步的重要见证物,也是学习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基础。 传统农具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劳动人民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杰出创造。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利用自然材质如木、石骨等制作了许多轻巧实用的工具。在传统的“冷农具”即非电热机械农具的时代,我国的农具制作技术,无论从力学结构、材料加工,还是简便实用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相继发明了拖拉机、收割机等以电热能源为动力的农业机具,国家科技兴农的方针政策使得农业机具在快速地实现机械化、高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同时,却也快速地对传统农具进行着淘汰。经过调查只有像锄头、犁等简单的传统耕作农具在某些地区至今还在沿用,大多数传统排灌农具已经消失,一些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传统加工农具和收获农具正逐渐被淘汰,传统的运输农具也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十七大之后,全国各地都在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努力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积极提高本地的软实力。不少地方在研究挖掘农耕文化,作为当地文化建设的主攻项目,集中进行宣传推进。传统农具的收集、整理、集中保管成了不少地方保护传统农耕文化的主要方式,比如株洲的杨若明老人办了一个“百余件古农具大课堂”,收藏了很多传统的耕作器具和生活用具,然而这种方式占用空间大,也很难长久的保存。《图说中国传统农具》收集了很多图片全国锋的《荆楚农具》系列美术作品用美术的方式再现了传统农具,但是缺少具体的数据,也无法知道其制作工艺。 怎样做到既能再现原物形状,又能知道其具体数据 迄今为止没有人用工程测绘的方式对传统农具进行保护。 关于中国传统农具研究的论著,多见于博物馆藏品或展品的论述以及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意义的论述,目前还没有见到关于传统农具工程图样的文献,在一些旅游景点偶尔能见到有南方特色的农具仿真模型。至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特有的传统农具的研究通过市志、市情资料等查询,没有专门的论述。因此本项目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创新了一种新的模式,既是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举措,更是抢救黄三角地区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实践。 黄河三角洲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独具特色的农业机具。2009年,黄河三角洲规划获批,定位为高效生态经济区,其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必然实现农机具的快速变革,因此,传统农具的挽救和保护迫在眉睫。 本项目通过深入农户调查,采集黄三角地区现存传统农具的信息资料,分类整理,写出调研报告,然后选择每类农具最具代表性的结构,测量尺寸,绘制图样,晒图存档,通过图片和图样两种方式保护这一地区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传统农具。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微缩农具,通过微缩农具让人们进一步了解黄三角地区传统的农耕文化,品味祖辈的智慧。同时还可以作为幼儿玩具、教具、收藏品、旅游纪念品、展品等等,进行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同时也是对当地农业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弘扬。 传统农具是历史上发明创制,承袭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的泛称,其产生和发展是生产 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劳动人民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杰出创造。其发展从制作材料、使用功能、动力和机构等方面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不断丰富过程,每一次的发展变革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传统农耕器具和生活用具被废弃,再加上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许多农具无处保管,或者农民不注意保管,面临损失、毁灭的危险。如不尽快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将使几千年形成的创造损失贻净。本项目针对黄三角地区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传统农具展开救助,通过调查取样,实物拍照和工程测绘,保存原物图片和图样的方式,让后人了解黄三角地区传统的农耕文化。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微缩农具,推广到幼儿园、学校、博物馆、展馆、旅游景点等进行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实现农耕文化教育和农耕文化普及的有效结合,同时这项工作也是抢救历史、挽救遗产的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71e940f5b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