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资料【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资料:原诗、课下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 【原文】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课下注释】 ①选自《苏辙集·栾城三集》卷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文氏外孙,指文骥,苏辙的外孙。 ②【诸孙】泛指孙辈。 ③【阴霪】连绵不断的雨。 ④【一竿晴日舞比邻】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一竿,指太阳升起的高度。 ⑤【博】求取。 ⑥【村酷】农家自酿的酒。酷,酒。 ⑦【廪】粮仓。 【翻译】 快到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了,幸有各孙辈来替我收割。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一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勤收割的外孙。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作者】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 合称三苏。 【背景】 崇宁三年(1104),苏辙买田隐居颍水之滨,在颖川定居,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终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谢绝宾客,不谈时事,将所感皆寄托于诗中。1107年夏天,麦子成熟,家中孙辈帮助苏辙收割麦子,《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是作者在孙辈的帮助下收割完小麦后所作,诗作描写了收麦前后的情景。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叙述文氏外孙帮诗人收麦,表达了诗人对外孙敬老孝亲的品质的认可和对其吃苦耐劳精神的赞赏,也表现了诗人对淳朴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浓浓亲情的欣慰满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7273de703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