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逐“流”可“”行 何为流行文化?流行文化指的是许多人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认为流行有四种意思:“被许多人特别喜欢的”、“较低等的制品”、“希望赢得人们喜欢而蓄意制造的作品”、“那些事实上是为自己而制造的文化”。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则认为流行文化指的是被成千上万或几百万人观看、阅读或参与的娱乐。 个人拙见,“流行”二字指的是两道不同的的程序,“流”是传播过程,“行”则是指大多数人实践参与其中的现象。流行文化之所以流行,正是满足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理念与方式,人们在心理上认同这样的文化并乐于参与其中的行为现象。 一、流行文化之“流”,打开知名度 一种文化要获得广泛的知名度,广大群众是基础,而后需要畅通的传播渠道。大众媒介正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文化的影响力在大众媒介的推波助澜之下无限制放大,被大众广泛的认知、接受甚至进行二次传播。 这个过程就像渔民撒出去一张大网,捞回来一群心甘情愿的鱼,而这些鱼不断地吸纳新成员,最终演变成一场群体狂欢,引发一阵潮流。那么,渔民扮演者是谁呢?是大众媒介?还是背后掌握着资本的人? 事实上,大众媒介承载了流行文化的传播,但也受到流行文化的反噬。当一种文化成为风尚,大众传媒的即时消费性决定了它会受到市场的影响,会倾向于偏爱单一的文化元素,而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群体的自主选择和思考判断。同时,大众媒介的客观度、可信度会面临部分群体的质疑。 二、流行文化之“行”,提高认可度 在我看来,流行文化的保质期是短暂的,或者说是代表某个时期人们价值取向的一种元素。随着时代变化,流行文化的内核虽大致维持不变,但形式会出现更迭,以保持与时俱进,吸引更多的成员,使自身文化不被潮流淘汰。 流行文化或多或少代表着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取向和生活态度。例如:潮流文化追求张扬的个性和独立人格,代表着一种冲破传统的反叛精神;草根文化则代表着普通民众自娱自乐的精神文化,虽然不占据互联网的主要舆论,但依然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模式和内容创作模式,是与珠光宝气的潮流文化相对的土味文化;直男文化代表着一种粗线条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一种耿直的生活态度;丧文化代表着年轻一代想逃离成年人掌控世界的反抗精神,以及消遣式的生活态度等等。 流行文化之所以会被多数人热捧追随,很多时候是因为文化追随者在某些群体中扮演着意见领袖,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中提到:“意见领袖是在团队中构成信息和影响的重要来源,并能左右多数人态度倾向的少数人。”意见领袖的审美判断与价值追求会影响所在群体成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一个群体中,作为一个普通成员想要获得群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最快的方式就是拥有共同话题。 三、流行文化逐“流”可“行” 逐“流”在此并不是追逐潮流之意,而是指依附于大众媒介传播这条道路。文化的推广与流行离不开大众媒介,依附于大众媒介的文化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生命力。可“行”指的是符合广大受众的价值取向、或者能填补大众精神空白的文化才能成为一股潮流被追捧。 然而,文化以怎样的姿态流入受众生活中是可控的,大众媒介的选择、宣传、推广应当立足于多元化,而不是做一个单向度的倒灌。当然,传播过程中也应当把控风险,降低并且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力,营造一个健康开放的文化传播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842b160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