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心花路放》之影视评析 作者:芦楠楠 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05期 摘 要:《心花路放》是宁浩所有电影作品中票房成就最高的。它讲述了主人公耿浩与好友郝义的一场旅行,一路上围绕耿浩情感的破裂,以及他们在路上经历的各种故事,使主人公心中的羁绊慢慢放下的治愈系电影。然而票房上去了,那影片质量呢?这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关键词:宁浩;电影品质;小人物;放下 《心花路放》作为宁浩的一部小成本公路片,竟在国庆间席卷了11.52亿的票房,让人欢喜让人忧。托马斯·沙兹在其著作《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开篇即引用了特吕弗的话:“当一部影片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功,它便变成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事件,它的品质问题便变成次要的了。”它讲述了主人公耿浩与好友郝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路上围绕耿浩情感的破裂,所淤积在心中的苦闷为线索,通过他们在路上所经历的形形色色的故事,使耿浩内心的包袱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路程的变化慢慢卸下。在潜移默化间耿浩心中的情结也逐渐溶解,一路上走着走着,潜伏在心灵深处的羁绊慢慢放下的治愈系电影。 本片采用交叉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交代了两条主线,其实是没有太大交集的两个故事的平行记叙。一条为耿浩与郝义一路上打着为剧组送道具的旗号,耿浩为放下心中的情感,寻找一条新的宣泄口的心灵之旅;另一条则是一名文艺女青年康小雨为逃离城市的喧嚣,避开现实的纷扰,踏上大理去追寻属于自身一片净土的旅行,但最终没能逃脱掉,依旧被现实打回原形。在影片即将收尾时,导演玩了一把时空反转,在酒吧耿浩与康小雨的不期而遇,一条小狗把两人联结一起,而狗的名字叫‘对不起’,听上去有点意思。在酒吧的留言墙上,原本写着耿浩对不起康小雨,经过时空镜头的闪回演变成了耿浩祝福康小雨,这给观众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但又夹杂了些许忧伤,瞬间让观众的内心引起波澜,也恰巧陷入了导演所设置的情景之中。 在剧情的处理上,为使影片达到一种喜剧效果,导演刻意放大笑点,通过这些笑点来反衬耿浩的情场失意。同时,一路上看似接二连三是非不断,但主人公正是在这些经历中,渐渐地解开心结,一步步放下的。影片中在他们来到大理的路上,遇到了四个风格迥异的姑娘,这大概就是片名《心花路放》的花儿们吧。首先,在大理碰上以山寨阿凡达形式所进行的拍卖演出,这种山寨的表演在二三线城市是处处可见。显然郝义是泡妞高手,而耿浩由于内心背负东西的太多,根本放不开,在这里塑造了这种小人物的悲剧宿命,而通过滑稽剧般的方式进行演绎,而郝义的一夜情却发生的顺理成章。接着,是第二个姑娘杀马特。杀马特是90后的独特群体,他们有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打耳洞、洗剪吹的造型等,这些特征在他们身上显现的淋漓尽致。而好友郝义把机会留给耿浩,希望能帮助他放下。但耿浩却被杀马特的前男友堵上,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句“小三怎么了,我就是喜欢小三。”再次引爆了耿浩心中的疤。当耿浩想要选择放下的时候,又失败了。与此同时,山寨阿凡达悄无声息的跟来,这看似无意却有意的安排,却为影片后来的发展埋下伏笔。接着是白富美张丽的登场,推动了剧情的进展,而且与之前两位相比,这让片子在人物形象的定位上,提升了档次。短暂的相处,让耿浩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而最能打动观众情节之一在于——耿浩在机场哽咽着跟前妻打电话的场景,那种欲言又止,尴尬却又不舍挂掉的复杂心情;此时耿浩的情绪已达到一个点,他撑不下去了,他必须突破自己,必须到了放下的时候。当他决定放下,决定迈出新的一步,鼓足勇气去追求张丽时,导演却设置了一个梗,张丽是蕾丝。有时上天就是捉弄人,我们不知道下一步会怎样,只是当我们做好准备去行动时,总是事与愿违,让我们措手不及。最后出场的是小姐,它折射了一种社会现实,钱能买到一切,却买不到真心。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似乎金钱已经腐蚀了太多东西,它似乎在吞噬着我们。而小姐也是有脾气有尊严的,找到自己黑社会的男友出气,但以强凌弱很久以前就存在,当郝义掏出道具枪时,谁是爷爷谁是孙子,立竿见影。剧情发展到这里该有个结论了,耿浩与郝义的分道扬镳,却让故事限制在那里。所发生的一切都说明耿浩若想真正的放下,别人对他只是一种辅助,真正奏效还得靠自己,所有的铺垫工作已经做足,接下来该收尾了。 作为与耿浩、郝义同在路上的康小雨,为了解放被束缚的自己,无意中听了一首《去大理》,就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路上,她不知道自己在寻求什么,就只是走着、走着。直到一条流浪狗的出现,也算对她的一种精神抚慰。正是这条普通的小狗,却让她和耿浩走在了一起,但最终还是分开了。 影片中杂糅了很多生活元素:超市员工手机拍视频、康小雨当伴娘时偶遇前任、都市单身文艺女青年在家修水龙头的女汉子形象、相亲网站、跳广场舞的大妈、微信摇一摇等等;这一系列元素的安插,是接地气的表现,同时也体现了导演的与时俱进,这完全符合观众的口味,也为电影增色不少。就在影片接近尾声时,却以耿浩在酒吧无意中看到前妻“我要、我要”被店主恶搞剪辑的视频后,通过在阳光下看到阴暗面,豁然明白了正面面对问题。更在一场拳打脚踢之后,真真切切的开始‘放下’。而此时郝义的出场更是上演了一场兄弟情深的戏码,尽管看上去很做作。两人在一位晒太阳的大妈面前演绎的一场‘生死离别’,想必观众们也是醉了,真是把搞笑进行到底。影片最终以郝义与‘山寨阿凡达’的婚礼结束,这是一个算不上的惊喜,但预示着郝义今后收心、从良的节奏;而当耿浩遇到前妻时表现的从容、淡定,也是放下的体现。一切看似圆满的结局,只是导演满足观众心理需求的表现。然而,现在的影片一味的追求票房,数量惊人,但质量令人担忧。对于宁浩的成功经验,除了商业性和娱乐性的吁求,我们是否还可以作一点更深入的品质探求,对他所尝试的类型抱以更多的精神期待呢? 参考文献: [1]托马斯·沙兹. 好莱坞类型电影[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陈婕.宁好的类型与意义北京电影学院学报[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简介: 芦楠楠,女,河南周口人,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2014级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批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89bbf0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