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最 Δ 张辉煌(1924年毕业于渔航第1组),是我校最早担任船长的校友。 Δ 张墀生(1924年毕业于渔航第1组),1944年9月28日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当时他担任我抗日部队某部营长,是我校最早参加革命的校友之一。 Δ 魏光寿(1924年毕业于渔航第1组),1923年4月他的跳高成绩平了第五届远东运动会(后改称亚洲运动会)的纪录,是当时全国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 Δ 张荣昌、邓腾裕(1924年毕业于渔航第1组),是我校最早到日本留学的毕业生。张荣昌于1929年6月-1934年12月担任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校长,是第一位担任本校校长的校友。 Δ 叶金泰(1927年1月毕业于渔航第3组),是厦门港最早的中国引水员。 Δ 刘崇基(又名刘松志,1931年8月毕业于渔航第6组),26岁当船长,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船长。 Δ 沈汉祥(1931年8月毕业于渔航第6组),是首位获得理学士和文学士衔,又获得美国渔业工程师职称的校友。 Δ 蔡继琨(渔航第7组校友),1936年以管弦乐作品《浔江渔火》获得国际交响乐曲公募首奖,这是我国第一位获得国际大奖的交响乐作曲家。1940年,蔡继琨在当时福建省会永安创办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为首任校长,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大专院校校长(当时他才32岁)。1994年3月,蔡继琨创办了“私立福建音乐学院”,任董事长兼院长,这是改革开放后,福建省第一所私立的音乐高等学府,蔡继琨也成为全国最年长的大专院校的校长(当时他已86岁)。 Δ 宣伟(又名宣钜成,1936年7月毕业于渔航第11组),曾担任亚洲第一艘超级油轮“东亚巨人”号,第一代2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维运”号和世界最大的油轮“伊丽莎白皇后”号的船长,是当时航运界最有名船长。 Δ 陈仕烈(渔航第11组校友),因参加革命活动,1935年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21岁,是校友中最年轻的革命烈士。 Δ 林维棋(1947年7月毕业于渔航高15组),曾任中国最高级远洋客轮“耀华” 号船长。 Δ 柳辉(1949年7月毕业于渔航高19组),1979年被录取为美国国家货物局验船师,成为第一位被录取为美国验船师的中国人。2005年他设立了一个名叫“新航海人”(www.newmariners.com)的网站,将他多年的经验用电子邮件传送给在校的学生和在职的校友们,祈有所助益,是第一位专门为母校学生和校友设立网站的校友。2005年,为支持在校贫困学生的学习,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柳辉又捐资在航海学院设立了“柳辉船长”奖学金,是第一位在母校设立奖学金的校友。 Δ 葛昌武(1950年1月毕业于航海高20组),曾任我国最大油轮“丹湖”号船长。 Δ 张祥霖(1950年1月毕业于航海高20组),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和澳门回归问题提出后,曾先后直接参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及具体方案的研究拟订工作;参加中英两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谈判起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草拟和香港过渡时期总体规划的研究制定等工作。是亲身参与和见证香港和澳门回归这两大历史性盛事全过程的校友。 Δ 施金城(曾就读于航海高20组),改革开放以来, 数十次回乡探亲, 全身心地关注创建培文小学、培文师范、培文实验高中和丽馨幼儿园, 被家乡人民誉为“安溪的陈嘉庚”,是校友倾资兴学的榜样。 Δ 郑秋墨(1952年7月毕业于航海高24组),曾任我国最大远洋拖轮“德大”号船长,1989年被国家命名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 Δ 佘文成(1953年7月毕业于福建航专第1组),是我国第一个驾船进入北极圈的船长,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航海专家”。 Δ 彭垂游(1953年7月毕业于福建航专第1组),新中国第一代高级验船师。 Δ 林祖乙(1951年2月入学的集美水专第1组校友),曾任交通部副部长,为校友中任职务最高者。 Δ 任镜波(1954年7月毕业于航海高29组),195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解放后集美学校第一个学生党员。任镜波担任集美校友总会理事长期间,先后为集美各校和总会引进资金近7000万元,是为集美各校引进资金最多的校友。 Δ 刘庆堂(1954年7月毕业于六年制渔捞科),由于工作认真,渔捞生产技术强,1958年被破格升任为“对拖渔轮”头船船长,是当时全国最年轻(22岁)的渔轮船长。 Δ 汪振华(1959年7月毕业于海船驾驶专业),曾任全国最大远洋拖轮“德耀”号(与“德大”号为姐妹船)船长。 Δ 林景镐(1960年7月毕业于海船驾驶专业),参加我国第一次洲际导弹试验的唯一民用船船长。 Δ 陈久城(1964年7月毕业于轮机管理专业),曾荣获全国最佳轮机长称号。 Δ 蔡振雄(1975年7月毕业于轮机管理专业),2000年12月晋升教授,是航海学院第一个自己培养出来的教授。 Δ 谭维汝(1976年7月毕业于英语师资班),1987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第一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校友。 Δ 严力宾(1978年8月毕业于轮机管理专业),1989年11月7日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献身,被交通部、山东省委授予“雷锋式的好船员”、“优秀共产党员”。江泽民、扬尚昆、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他题词,给予极高的评价。是三位被列入中国航海博物馆当代人物的校友(严力宾、王新全、潘孟初)之一。 Δ 许跃峰(1980年7月毕业于海船驾驶专业),1997年4月19日凌晨驾驶厦门轮船总公司的“盛达”轮首航台湾,成为台海两岸隔阂48年后首航台湾的船长。 Δ 邵哲平(1982年7月毕业海船驾驶专业),2000年1月获得大连海事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博士学位,是航海学院第一个自己培养起来的博士。1999年10月至2000年4月随“雪龙”号赴南极,参加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是在职教工中第一位参加南极考察的人员。 Δ 林建筑(1982年7月毕业于海船驾驶专业),2004年,林建筑接受挑战,白手起家,成了泉州海事学校的创办者和首任校长。这是中国第一所民办海事学校,林建筑是中国第一个真正船长出身的海事学校校长。 Δ 黄成好(1982年7月毕业于船舶驾驶专业),2004年初首任设备的先进性、技术含量极高,享有世界半潜船“全能冠军”、“亚洲第一船”美誉的“泰安口”轮船长。该轮2004年度被USCG评为“21世纪质量船”,在世界半潜船运输市场为中远树立了品牌。荷兰NMA重吊船公司专门致信称赞黄成好是“模范船长”。 Δ 李忠辉(1982年7月于轮机管理专业),2003年8月获交通部评定甲类一等高级轮机长任职资格,成为在职教工中第一位获得船舶高级职务的人员。 Δ 王岩(1983年7月毕业于海船驾驶专业),1986年7月担任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队长,成为世界上首次全程漂过虎跳峡的勇士。 Δ 袁绍宏(1986年7月毕业于海船驾驶专业),从1993年起,袁绍宏与“雪龙”号、与南北极科学考察结下了不解之缘,多次驾驶“雪龙”号赴南、北极考察,为中国极地考察做出重大贡献。是我国驾船赴南、北极考察次数最多的船长,被称为“极地之子”。2004年6月与飞天英雄杨利伟、抗击“非典”第一功臣钟南山等一起被首都15家新闻媒体评选为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 Δ 王新全(1986年7月毕业于轮机管理专业),1997年开始担任我国是时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第五代集装箱船舶轮机长,是世界上同类船舶中最年轻的轮机长之一。是三位被列入中国航海博物馆当代人物的校友(严力宾、王新全、潘孟初)之一。 Δ 邹东(1986年7月毕业于轮机管理专业),1991年11月参加中国第八次南极考察的中山站扩建及夏季科学考察任务,成为第一个有幸随中国南极考察队参加南极科学考察的校友。2005年4月,邹东和另一名校友任金茂参加了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成为第一个参加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的校友。 Δ 李亚荣(1986年7月毕业于海船驾驶专业),2005年担任中海8500TEU船长,成为当时世界最大集装箱轮的船长之一。 Δ 陈延(1989年7月毕业于船舶驾驶专业),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当时陈延担任船长的“桃花山”轮正在印度金奈港装货。在陈延的指挥下,经过12个小时搏斗,成功抵御了这场海啸的袭击。在港口一片混乱的情况下,成功将船舶牢牢控制住,确保了全体船员的人身安全,保护了这片“浮动国土”的安全,也保护了港口设施的安全,且没有对其他船舶构成威胁。“桃花山”轮成为第一艘经历过印度洋地震海啸灾难后安全返回祖国靠泊港口的大型货轮。2005年1月15日,江苏海事局代表交通部举行了隆重欢迎仪式,热烈欢迎这艘“成功战胜特大海啸的英雄船”凯旋归来,并给予嘉奖。 Δ 周建成(1991年7月毕业于五年制专科海船驾驶专业),2002年5月获厦门大学和美国国际公开大学联合授予金融学(风险投资方向)博士学位,2004年,又考取了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学(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向)博士研究生,是第一位获得双博士学位的校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89f2c0e581b6bd97f19ea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