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精神

时间:2022-05-02 06:22: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人文精神

《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定义人文精神的: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 1993年以来,中国学术界开展了关于“人文精神”问题的热烈讨论。其中我比较欣赏许苏民在其著作《人文精神论》中所说的:人类历史是一部不断追求真善美的历史,人文精神是人性——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种追求表现着人类对于自己所从来的外在自然和自己的内在自然(动物式情欲)的自觉超越,使人的感性生活具有日益丰富而高级的文化品位,从而把人与自然界区分开来开来。其本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和超越的精神。这样我认为大学人文精神也应该是这样的。 大学不是职业学校,不是主要学一门糊口谋生的手艺,而是要训练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思维方法,让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为人和处世。《尚书大传》中讲:十有三年,始入小学,见小节焉,践小义焉;年二十入大学,见大节焉,践大义焉。《大学》中更有“八条目”: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但其某些方面仍然值得当代大学借鉴。“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而暨南人恪守“忠信笃敬”的校训更是出自朱熹为庐山白鹿书院所订立的校规中的修身篇: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后德载物”也是出自古语。大学校训是最体现大学人文精神的,而很多大学都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是使人的内在获得自由,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一个人要活得有尊严,不仅需要外在的自由,而且需要内在的自由,成为自己的真正主人。正如人的健康包括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健康。修身是对内在美的一种追求,修身可以说是大学人文精神的核心。

要修身首先要格物至知。苏格拉底说过:“慧是唯一的善,无知是唯一的恶。真,乃是判定善恶的重要前提,它高于一切人的权威;没有认知之真,也就没有价值之善。”可见知识对修身的作用。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知识和智慧是修身之基础。大学人文精神是对知识、智慧的无限渴求,是对真与善,爱与美的智慧的永远追求。

其次,修身得诚意正心。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这便决定了一个人学坏容易学好难。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我们都知道当今市场经济使人们的行为呈现短期化和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特点。受这种浮躁的风气影响,大学很难独善其身,使得大学的教育也开始变得急功近利,造成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大学生的心灵就无从安顿,从而出现大学生堕落,无聊,不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更有甚者认为人生无意义。确实,立足于个体的“一向年光有限身”,目睹或身受人生的种种痛苦,一旦撒手万事空,又怎能不产生人生无意义的观念呢?从而造成近些年来频频出现大学生因小事而自杀等丑闻。要挽救失落的大学人文精神,诚意和正心是必要的。古语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但在这种社会环境能做到诚意和正心是有一定困难的。一个大学生能战胜自己人性中的懒惰、专制、狡伪、残忍、嫉妒、任性和侵略等,其离高尚也不远了。

大学人文精神重在修身,因为这是未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人文精神论》 许苏民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97d8a2267ec102de2bd89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