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考级的不可取之处 儿童期是创造力发展的萌芽期,这个时期孩子画画更多的是出于本能。如果一味地强调线条的准确、构图的协调,色彩的搭配,造型的准确,学生的作品必定按照老师的意图进行,这样的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机械地学习美术。这样的美术教育可能在短时间里可以看到一些成人想看到的“成果”,长此以往,必定扼杀他们的灵性和个性的发展。 学龄前美术考级,考的不是个性。规范的考试格式和内容必定造成很多美术教学工作向“考级”靠拢。我曾经看到过幼儿园为考级开设的辅导班。在这样的辅导班里,孩子的美术学习统统围绕考级内容进行。我们的孩子是纯真无暇的,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好心(以为考级可以提供孩子展示才能的机会)对孩子来讲可能是一场灾难。围绕考级所进行的教学和辅导真的太过于荒唐! 学龄前孩子学习美术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学习,使孩子们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力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创造力是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个性发展的集中体现,它是未来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我们通过美术教学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还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诺贝尔奖。为什么?我们太缺乏创造性人才。如果让我们的孩子从4、5岁起就在成人为他们划好的圈子里游荡,我们的美术教育不是孩子天性发展的推动者,而是起着相反的作用,这才是孩子童年的悲哀,同时也是我们民族的不幸。 其次,考级助长了学习美术的功利心。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讲,美术学习应该成为孩子们游戏的一部分。 什么是游戏?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讲,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游戏有以下四个特点: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是直接创造财富;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从事过美术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共识,在幼儿园里99%以上的孩子都不拒绝画画,孩子们画画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画画是儿童主动自愿的活动,在儿童参与绘画活动中,他们的天性得到极大的挖掘,在愉快的气氛中,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可以达到我们成人难以想象的程度。让孩子学美术为考级,为有一技之长,为上学有第一块敲门砖都是我们成人的一厢情愿。让我们舍去功利心,多为我们的孩子想想吧!学龄前儿童学习美术的目的不是以后一定成为画家;考级与孩子以后的职业道路没有必然的关系。 剥离掉我们的功利心吧!请我们的“权威”机构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为保护孩子们的天性,必须取缔学龄前儿童的考级。 另外,“考级”使儿童绘画的评价陷入尴尬境地。 很多人常常用“真象”来评价儿童画。这说明“象”的确是评价儿童画的标准。考级最大的弊病是把儿童画的评价引向以“象不象”为标准的尴尬境地。 “象”有两个含义:一是画的“象”老师演示的范画;二是“象”自然界中真实的东西。如果是第一类“象”,只能说明孩子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孩子通过画画没有体验到创造的快乐;而第二种“象”,是学龄前的孩子所很难达到的,如果用这种标准要求孩子,不但是对孩子的折磨,同时也是对教师的折磨。可见,用“象不象”来评价儿童画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什么是好的儿童画?请看下面两幅作品:图一是我看到过的考级作品,图二是孩子的课堂作业,哪个更好?同样的内容,图一保留了被老师精心辅导的痕迹,而图二更多地体现儿童的原创性。同样是小乌龟在妈妈背上与妈妈"说话",图一的安排是那么"得当",而图二的构图那么"悬".这里的得当恰恰是孩子按照老师的安排画出的结果,而图二所表现的构图的紧张正是儿童画最美的地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a7e2ca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