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品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题记 初,有陈寿作《三国志》,文质辨洽,记事精审,为后人所推崇。南朝有名裴松之者,惜其“疏略寡要”,乃为之注。陈寿之史与裴松之之注相得益彰,亦为美谈。 往后吟诗作赋者多如牛毛,不表。 至元末明初,有罗贯中集各家之言,作《三国志通俗演义》,人物栩栩如生,为民所好,流芳百世。 而今又有易中天品三国,吴宇森拍赤壁,华夏异邦游戏动漫层出不穷,衍生小说琳琅满目,而争议颇多,亦可思量。 今日,又有青春中学初三(11)班著《全班穿越去三国》,见诸报端,预备出版,好评如潮,溢美之辞不断。元旦迎新文艺汇演上,此班又以《全班穿越去三国》夺得幸福班级称号。 于是我只能苦笑:“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全班穿越去三国。” 不是说不能穿越去三国,而是希望能保有对历史的一点尊重。也许长期的教育让我们不语怪力乱神,三国这段历史又实在太扑朔迷离,想理清历史的真相几无可能,我们离那个时代太远,而前人的误导又挥之不去,即使未至洪荒,也如雾里看花…… 人道:“日本人辱没我天朝文化,游戏动漫歪曲历史。” 人道:“《三国演义》诸多偏见,误导群众。” 人道:“《品三国》一家之言,颠覆历史尊曹抑刘以搏眼球。” 人道:“《赤壁》、《见龙卸甲》、《关云长》等影片哗众取宠,只为票房。” 然而,真正的三国又是如何?谁能说自己的看法就是真正的历史,不被人心所误导的历史? 《三国志》因《三国演义》而为人知,三国又因那些被人痛骂的衍生物而更广为人知。其实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国的历史,却需要别的国家来发扬光大?为什么大多数人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部小说和日本人的衍生产品上? 可叹。 在一部三国漫画的外传的后记中如是说:生命从来都不在于长度,而是在于它的深度。此话虽是写人,同样也适用于那个豪杰辈出的时代。 想到那个时代中那些早夭的人才。有时会幻想如果那些人能多活十年,历史还是今天的面目么。只是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幻想终究是幻想。汉末各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乱乱争了几十年,天下终归司马家。 可叹。 三国时代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年,那些叱咤风云的风流人物早已作古,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说。那些战役那些轶事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一遍遍传唱,而他们已不可知,或许亦无意知,只有我们还在争论不休,而理由又是那么苍白。了却君王天下事靠自己,身前身后名则是别人口中的谈资。一部《三国志》道不尽往事,一部《三国演义》讲不透历史。 可叹。 历史的真相或许永不可知。历史本身在穿越无尽岁月的同时也被模糊了面目,如同在水气弥漫的窗玻璃后看窗外的风景,轮廓朦胧不清,只是一片洇开的色彩。 于是我们在江岸高歌“大江东去”,在夕阳中听游人论古评今。我们以调侃的语气讲述历史故事,我们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场战役。我们点评着人物的得失。我们写着穿越回三国的小说。我们为那些观点争论不休。但是乱世的残酷被我们忽视。我们所见的只是江上烈焰冲天而不是江中浮尸数万。 不知者无畏。 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叙说着古今兴亡感慨世事无常。然而那些人最终也成为了别人的谈资。历史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前行,车轮碾压着芸芸众生。 人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又总是聚少离多。 人又云,乱世出英雄。 乱世的风流与壮烈交给英雄书写,乱世的苦难和绝望由平民承担。可惜无论是英雄还是平民,无论战役如何惨烈凄绝,河山依旧不改,命运又是如此弄人,而偏见总掩盖了真相。夜半渔歌,亦道不尽其中滋味,似月光苍凉。 可叹。 “大风起兮云飞扬。”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精彩不亮丽,起落是无常。” “漂亮的英雄儿女,却活在丑陋的战场上。” “江山沉重,策马扬尘的姿态却轻狂,不知争得是天下或是一世潇洒。” …… 世事难料,人生无常。 ——可叹! 谁道人定胜天?君不见曹公黄祖俱飘忽? 然而—— 山川无恙,天地静好,岁月苍茫,宇宙洪荒。 即使我们与那个时代相隔千年时光,亦无妨。 即使好梦从来容易醒。 琉璃易碎彩云消。 竹荪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a91a65da7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