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唇前推的口风力量论文

时间:2022-10-04 12:12: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文摘要:

竹笛是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学习竹笛不仅能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也能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仍然存在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关于在竹笛演奏技巧中吐音的运用这个论题,我们探讨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是适合竹笛演奏方式进一步发展。探讨研究竹笛演奏技巧中吐音的运用,势必从宏观角度出发,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竹笛演奏技巧中,吐音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重,是中国竹笛演奏技巧中的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在竹笛吐音中,唇部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唇部的功能性,势必能在竹笛吐音中有所提高。

关键词:竹笛吐音唇部演奏技巧功能性绪论

中国竹笛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距今约9000年的历史。竹笛是我国人民非常熟悉而喜欢的一件民族乐器,它的音色时而激昂高亢,时而清新秀丽,犹如奔流不息的长江之水,气势恢宏,波澜壮阔,亦如一朵静静绽放的兰花,温文尔雅,优美端庄。竹笛演奏中所运用到的技巧丰富多彩,缤纷复杂。在传统技法当中,北派有抹、滑、剁、花,南派又有叠、打、赠、颜等众多演奏技法,演奏家们使用这些技巧唯有一个目的,就是更好的表达音乐,深刻展现音乐的内涵。在这些众多技巧之中,吐音是在笛子演奏中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演奏乐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如果能科学规范的掌握好吐音技巧,拥有扎实的吐音功夫,必能在演奏乐曲质量上大有提升。当然,想要灵活全面的掌握吐音技巧,不仅与干的机动性有关,还与气息的控制力,舌与手指的配合、双唇的参与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以双唇在吐音中的运用为切入点,略抒己见。

1.竹笛吐音的传统方法

在吐音这一大类技巧中,单吐音的运用最为广泛,也最为常见。严格来讲,单吐音不管是在南派乐曲还是北派乐曲中,甚至说是在演奏任何一首笛曲中,是必然要用到的,比如说乐曲中每个乐句的开始,要用单吐音演奏出音头,虽然力度小,但也是单吐音的一种,称为轻吐。还有乐曲中重复相同的音,旋律中不带连音线的分音以及乐句的划分都要用到单吐音。

单吐音一般出现在乐曲中比较欢快跳跃的旋律里,发音要结实、明亮,清晰。 我们从单吐音的音响效果来看,其实单吐音分为两种: 1.1单吐(T)音

将舌尖抵在上颚(牙齿与牙龈相链接的位置),使空气在口腔内形成一定的气压,舌尖迅速离开上颚,通过与气流的配合,发出一个强有力的音,使气流冲出口腔,这时一个单吐音就形成了。音色具有爆发力,结实,清晰。


1.2单库(K)音

将舌头根部位置抵住上颚,与上颚的接触面积要稍大些,使空气在咽喉处形成一定的气压,舌根迅速离开上颚,使空气冲出口腔,气团通过笛子吹孔进入笛腔,单库音就是这样演奏。

笔者认为,单库音在音的力度、清晰度方面不及单吐音的音色,原因是由于单库音的发音位置永远要比单吐音的发音位置靠后,也就意味着吹单库(K)音时,口腔内的气团到笛子吹孔的距离要比吹单吐(T)音长。在这个很短暂的过程中,吹单库(K)音时,气团的力度、速度要削减的更明显,失去了应有的力度和速度,所以,单库(K)音的音色要比单吐(T)音的音色稍差一些,不过加强练习演奏单库音时的力度,会与单吐(T)音的音色相贴近。

一个好的音乐作品是要求演奏家具有娴熟、精确、灵活的演奏技术,才能更好的展现音乐作品的内涵。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底,再好的音乐作品也无法充分表现出来。音乐表现需要过硬的演奏技巧,而演奏技巧又是表现音乐的必要手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1.3双吐音

双吐音适用于演奏音乐作品中快速,且具有一定难度的旋律片段,善于表现 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双吐音是建立在上文所说到的单吐音与单库音上。双吐由于速度较快,而只是靠舌头的单向运动是无法达到的。因此在吹奏双吐中,一定要运用单吐音与单库音的相互结合,从而达到一定的速度。因为演奏单吐音与单库音时,舌头的动作正好是一前以后,舌尖在前,舌根在后。当吹完单吐音时,顺势可以吹出单库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较快的速度,吹出的音也比较密集。连贯起来即吐库吐库

1.4三吐音

三吐音是由单吐音和双吐音组合构成,一个单音加两个双音,单音常用单吐音演奏,双音常用吐库来演奏。它们根据音乐中不同的节奏型自由变换。有的是单音在前,双音在后;有的是双音在前,单音在后。根据作曲家写出的旋律而定。三吐音的演奏方法与上述的单吐音、双吐音演奏方法一样,只是根据节奏型把二者结合起来。

笔者在练习竹笛吐音过程中发现,在运用常规ll型演奏吐音时,我们的11风是始终打开的,每当我们完成一个单吐音,或是一组双吐音时,山于山风打开,会损失掉一部分吸入体内的空气,速度越快时,损失的气量越大,导致在大篇幅吐音演奏中,气息支撑不够。音和音二者的爆发力不同。音更重一些,因为


吹奏音时,时舌尖抵在上齿龈,产生的力较为集中,自然爆发力强。相反舌跟比较厚重,抵在上颚的后方,动作也比舌尖笨拙,吹奏

音时产生的力较散,不集中,自然爆发力就弱,所以导致音与音在听觉上力度不均衡。由于口风始终打开,唯一能截断气流的部位就是舌头,但是舌头在口腔内,无论是吐,还是库,舌尖和舌根两个部位与上颚的接触面积大,

不会形成一个痕迹清楚且有力度的气团,所以导致吹出的音会有发生模糊的情况,也就是颗粒性差。这也是常规方法演奏双吐音的弊端。

2.唇部肌肉生理结构

按肌肉的形状,可将它们分为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四类。唇部肌肉属于轮匝肌。轮匝肌主要由环形的肌纤维构成,位于孔裂的周围,收缩时可以关闭孔裂,如口轮匝肌、眼轮匝肌等。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控下,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运动而实现的。每块肌肉表面由叫做肌胞膜

的结缔组织包裹着。我们的唇部在生理角度来讲,属于头肌中的表情肌,再具

地说,唇部属于口周围肌。表情肌中的肌纤维通过结缔组织与骨和皮肤相连,收缩时牵引皮肤,可开闭眼、鼻、口,也可作喜、怒、哀、乐等表情,由于人类语言的发达,使口周围肌高度发达,耳周围肌已经退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b845aa001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