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与学科融合

时间:2023-05-03 09:24: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与学科融合》

传统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



摘要:“图像识读”、“美术表现”为美术学科独有,另为三项为其它学科共享,高中美术教材中多学科融合的典型案例,



【摘 要】以美術为主体,尝试突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拓展,不仅能有效拓展识读空间,还可拓展创意、表现空间。不仅使审美判断更为深刻,同时能更好理解文化脉络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美术课堂;学科融合;核心素养培育

近日在校本《校园风景》写生中,做一节寻找学科融合的教学尝试。从与校园有关文学作品导入,让学生在历史、地理的情境中,走入人文荟萃的百年校园,在引发人文思考的情境中去表现校园风景。试图在多学科融合中,让美术的表现上升到文化理解的层面,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本课的设计思路基于以下几个理念: 一、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思路

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的界定与划分,是基于学科育人的维度区分。包含相互递进的五个维度: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按尹少淳先生的解读,“视觉形象”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生发之源,是学科本体的基础。“图像识读”、“美术表现”为美术学科独有,另为三项为其它学科共享。五个方面是一种递进关系。最终是形成“审美判断”、“文化理解”。

本课试图以人文学科融合为切入点,尝试让学生从风景对面的人,穿越人文的时空,成为走入风景中的人。画出心中的风景,画出风景的人文情怀。 二、基于高中美术课程性质的设计思路

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既有文化传承,又能促进身心健康,陶冶审美情操。他不是单纯的技能课程,而是以人为本的学科。立足于“立德树人”的层面,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以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为核心的人文课程。 三、高中美术教材中多学科融合的典型案例

.




(一)具有典型人文学科融合特征中国传统文人画

传统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融会“诗、书、画、印”于一炉,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体现。作品体现出艺术与人文的水乳交融。在欣赏中以人文学科的融合为切入点。以“感悟式”和“社会学式”鉴赏方法为主。 (二)西方的现代艺术所具有的学科融合特征

“现代艺术”,起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是在20世纪后。西方现代艺术包含各种不同类型的视觉风格。科学和理性是现代艺术建立的基础。更是西方数百年以来,思想文化核心的体现。

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是闭门造车的。无一不是汲取前人所留下的文化、技术的精华。现代艺术的创作活动,与科学思想的密切关系,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艺术家与科技工作者紧密合作。借助科成果,产生了如光应用艺术、灯光雕塑、动态雕塑、技术实验装置等现代艺术实验作品。具有明显的艺术和人文、科技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特征。因此在欣赏教学中,科技艺术的关联,是教师引导学生去鉴赏现代艺术的切入点。 (三)包豪斯与现代设计所体现学科融合特征

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与同代人最大的不同,是努力探索艺术与技术的新的统一,美术与工业社会之间的调和。他把建筑、设计、手工艺、绘画、雕刻等都纳入教育体系中。 这种建立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在学科融合中,寻求艺术表现与科学逻辑方法相结合。设计由个人为中心的“创作外型”转移到解决问题上来。 四、基于学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的设计思路

十九世纪前,文科与理科、工科还没明痛分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渐渐沿科学、技术、人文三个方向分化。新的技术与人文社科的发展交汇融合,催生了许多交叉学科。

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率先提出“新文科”概念。我国新文科建设于201810月也初现端倪。对文科进行学科交叉、重构,在哲学文学、语言等人文课程中融入新技术,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的思维方式,引领学生进入“新文科”时代。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c1ad654b9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