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音乐律动教案

时间:2023-04-25 03:01: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前班音乐律动教案

学前班儿童正处于身体和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音乐律动可以促进儿童自我感知和协调能力的提高,有益于全面发展他们的身体和思维。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律动活动,让儿童感知音乐并动起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促进他们身体的协调、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通过音乐律动活动,让儿童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和节奏。 2. 通过唱歌、舞蹈和手语等方式,让儿童能够在活动中表达自己,自信和快乐。 3. 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音乐律动活动,提高儿童的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器和适合儿童的音乐 2. 音乐舞蹈手套、跳绳等道具。

3. 活动区域铺好舒适的地毯,确保儿童在活动中的安全。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5分钟)

老师和儿童一起动起来,可以试着做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比如“大手转圈圈”、“蜗牛爬行”、“小腿弯曲”等,让儿童的身体逐渐进入音乐律动活动状态。 二、感知音乐10分钟)

老师选择一首欢快的儿歌,让儿童闭上眼睛,仔细听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然后请他们用手指或脚跟配合音乐的节奏敲打地面,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老师播放一首简单的儿歌,例如《小星星》,并教给儿童歌曲的歌词和旋律。然后让儿童跟随音乐轻轻地唱唱跳跳,保持合理的节奏感。唱歌结束后,让儿童分享一下唱歌过程中的感受。

老师让儿童动起来,可以选择一首舞蹈音乐,例如跳呼啦圈,跳草原舞等。老师可以音乐中间设立一些小停顿,让儿童在停顿的时候做出自己最喜欢的动作,比如扭腰、摆手等活动,增加儿童的参与感。


老师选择一个简单的手语动作,例如“我爱你”、“再见”,并向儿童展示动作,然后让儿童跟随老师学习。在学习手语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度调整节奏合适的速度,让儿童跟随音乐做出相应的手势动作。

老师可以让儿童尝试进行合作游戏,比如把儿童分成小组,每组有数个孩子,每组选一名代表,在音乐的节奏下轮流完成活动,例如每个代表制定自己独特的动作,其他孩子必须模仿,或者大家一起跳药球等。 七、结束语(5分钟)

老师鼓励儿童展现自己,不要害羞,享受音乐律动的快乐。同时,老师也可以跟儿童简短讲一些音乐和律动活动的文化背景,启发儿童对音乐和文化的认知和学习。 1. 热身活动:伸展运动。 2. 感知音乐:听歌敲节奏感。 3. 唱歌活动:唱歌跳舞。 5. 手语活动:学习手语动作。 6. 合作活动:合作游戏

7. 结束语:展现自己、启发文化认知。 知识点提示:

2. 儿童身体和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

3. 通过音乐律动活动促进儿童自我感知和协调能力的提高。 4. 音乐和律动活动对身体、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教学反思:

音乐律动教学是一种非常直观、生动和颇具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学前班儿童天性好动,通过音乐律动活动,不仅能够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更能够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提高身体和思维方面的协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按照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要注重与孩子们的交流,保持良好的互动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c354d158d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