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威斯纳的作品本本经典。第一次看《艺术大魔法》是从Annie老师那里借来,看完之后无比惊叹于作者的奇思妙想以及脑洞大开。看完这本书后的三个月,我仍会反复想起这个故事,所以意识到,是该把它买回来并且写下心得的时候了。 《艺术大魔法》的主角是两只蜥蜴,一只大蜥蜴,名叫达芬蜥,它是一只受过严格美术训练的蜥蜴,性格严肃,属于学院派;另一只小蜥蜴,名叫马蒂,活蹦乱跳,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性格像极了我们的孩子。 故事的一开始,达芬蜥架好画架,端着颜料盘,正在临摹一位模特。马蒂从远处兴冲冲地跑来,它直奔向达芬蜥的作品:“蜥大哥,你画的太棒啦!” 达芬蜥被马蒂重重地撞了一下,颜料盘和画笔都撞翻了,模特蜥蜴和达芬蜥的两个助手赶忙捡起颜料盘和画笔,很不开心地看着马蒂。达芬蜥的高大和模特以及助手的衬托,似乎表达了达芬蜥绘画方面的权威。马蒂充满期待地看着达芬蜥:“让我也画画看,拜托啦!” 达芬蜥抢过了马蒂手里的画板,并不同意。马蒂垂头丧气地离开。看着马蒂可怜兮兮的样子,达芬蜥大发善心,“好吧,你试试看。” 一听到达芬蜥的应允,马蒂立马复活一般,掉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过画板,活蹦乱跳奔向前方。达芬蜥、助手以及模特都有些受不了马蒂如此高涨的热情,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继续刚才的作画。 可是马蒂却不晓得该画什么。达芬蜥说了一句“画我好了”。达芬蜥的原意是让马蒂临摹他,却没想到马蒂理解为在他身上作画!于是五颜六色的颜料信手泼来。 达芬蜥看着自己沾满乱七八糟颜料的身体,怒火中烧,他越来越生气,越来越生气,结果把自己的皮肤给气炸了。 可是颜料已经透过皮肤渗透至体内。马蒂明白达芬蜥不喜欢这些颜色,所以拿来超大功率的电风扇狂吹达芬蜥,企图把颜料吹走。 电风扇确实起到一些作用,但还是没有把达芬蜥身上的颜色都去掉。不过这个时候,经过皮肤爆炸和电风扇的折腾,达芬蜥已经不生气了,只是有点沮丧。 马蒂让达芬蜥喝点水,结果发现水可以洗干净达芬蜥体内的颜色!随着灌下越来越多的水,达芬蜥体内的颜色被完全洗净,变成透明的了。马蒂大呼一声:太神奇了! 但是达芬蜥显然不愿意面对这一切,他不想让情况变得更糟,所以赶紧跑开,想尽快离开闯祸精马蒂。而马蒂抓住了达芬蜥的尾巴。 这时候,更加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达芬蜥的尾巴被抽出一根线头,然后达芬蜥的身体就像毛衣被抽出一根线头一样,逐渐分解了!达芬蜥跑的越快,被分解的越快,最后,达芬蜥变成了一堆线! 达芬蜥消失了,被分解了的达芬蜥还是达芬蜥吗? 马蒂想找回达芬蜥。 他用那堆线重新勾勒出了达芬蜥的轮廓。而被重新构造出来的达芬蜥似乎完全不生气了,也沉浸在这个重构的过程中。达芬蜥的轮廓完全构造好了,马蒂似乎有了新的想法,他想把达芬蜥的皮肤也重新构建回去。 他拿来了吸尘器,把散落在地上的达芬蜥的皮肤碎片和颜料全都吸了进去,然后喷向达芬蜥的身体。 奇迹出现了! 达芬蜥变了!他有颜色了!和开始相比,达芬蜥变得立体了,有层次感了,更鲜艳和特别了!就情感上而言,此时的他似乎没有了开始的刻板和生硬,变得和马蒂一样鲜活了! 马蒂和达芬蜥都从刚才的过程中获得很多启发,运用分解和重构,我们还可以创作很多! 故事的结尾,马蒂拿起了画笔和颜料盘,开始规规矩矩的临摹,而达芬蜥开始将颜料挥向仙人掌,亦如故事开始不受规矩束缚,天马行空的马蒂。 我觉得作者在《艺术大魔法》中最想表达的,是创作不要默守陈规,要大胆尝试,分解、重构,继而突破,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不是吗?重构之后的达芬蜥更立体,颜色更亮丽,仿佛觉得个性也更鲜明,更加生动了,这便是突破。 美术史上,真的就有应用分解和重构创作的画家,比如大名鼎鼎的毕加索。大到整个艺术范围,分解和重构的应用领域很多,雕塑、音乐、文学作品等等。 对故事内容本身,豆豆是非常容易接受的。他觉得把达芬蜥拆掉很神奇,一直问我达芬蜥变成一堆线以后到底还在不在?而马蒂对电风扇和吸尘器的妙用又把豆豆逗得咯咯直笑。或许对于小孩子而言,他们是懂马蒂的,我们觉得用风扇吹颜料,用吸尘器把马蒂的皮肤再装回去是一种奇思妙想,但是小孩子却觉得,这些和他用积木、图章画画,拿着滴管在地板上墙上甩出作品而言,并没有本质区别。 要理解这本书的本质,或许要等豆豆经过规则训练以后,这个规则并不限于绘画技能,更泛指任何学习领域的条条框框。《艺术大魔法》也是要告诉经过专门训练后的人们,规则可以用来帮助提高技艺,但创作不能受限于规则。 对小朋友而言,《艺术大魔法》可以看很长的时间,每个阶段的感受都会不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c58811608a1284ac9504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