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凯歌;袁刚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北京100871 出版物刊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154-159页 年卷期:2018年 第3期 主题词:宗教;理性化;宗教性;生命;形式 摘要:韦伯与齐美尔对现代性问题的诊断都从传统宗教信仰的危机着手,然而两者采取了不同的逻辑进路与方法。韦伯以解释社会学"理想类型"的方法阐明危机的原因在于"理性化"与"祛魅",即工具理性的膨胀与价值理性的衰落。齐美尔站在生命哲学的立场,以形式社会学的方法表明危机的根源是生命之流(宗教性)与其外在形式(宗教建制)之间的冲突。对于韦伯,工具理性发展到极致而形成的官僚制形态束缚、压抑了个性;对于齐美尔,客观形式对主观生命造成了压制,威胁了个体自由。为此,韦伯主张个体的价值决断以解决诸神之争的问题,而齐美尔主张宗教信仰应回到个体生命存在的本身,获得灵魂的自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d041c250b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