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解山水田园诗和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3、品味文化之美,含蓄之美。 教学设想 教学重难点: ①鉴赏诗歌。②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教法学法: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教学工具:Powerpoint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学生活动】以前我们学过他的《鸟鸣涧》、《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现在请几位同学来试着背诵。 【讲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朝是一个诗的时代。它不仅在诗体上创造出了五七言近体诗(律诗和绝句)、完善了七言古体诗,还孕育出了一个灿若明星的庞大诗人群体。其中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颗才冠古今、风华绝代、光耀千秋的星星外,还有多如恒河沙石的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唐诗的天空熠熠闪光。王维就是其中的一颗。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王维,走近他的诗歌。 二、解题: 1、近体诗略说 2、王维与《山居秋暝》 生回答,师补充,出示课件。 王维(701—761),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公元737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执政)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期他有济世之志,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创作了不少思想积极、情调激昂的政治诗、边塞诗;到后期他先后隐居于终南山和辋川别墅,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他的山水田园诗诗风直承陶渊明,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他又喜绘画,擅作远景 ,又擅画人物、丛竹。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略说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或清贫自守而宁愿隐身山林,啸傲烟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三、诵读感悟 (1)、教师范背 (2)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明确:浣(huàn),洗 歇(xië),衰败 (3)指名读,生体会语气语调(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4)、齐读,感知诗歌情趣。 四、品味鉴赏 1、欣赏画中之美 (1)、析题 明确: 暝:日暮,傍晚。 居:停留,住宿。 诗题中四个词,分别点出了地点、事件、季节、时间,可以理解为:秋天的傍晚,留宿于山中。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 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颔联写景如画,一静一动,是否都从视觉的角度来写的?为什么? 明确:不是。前者呈现于视觉,后者诉之于听觉。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 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 (4)颈联的词序还可作怎样的调整? 明确:“竹喧浣女归,莲动下渔舟。” “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作者为什么要做如此安排? 明确:一是为了押韵的需要;二是这样才符合生活实际:因为浣女是隐在竹林之中,渔舟遮于莲叶以内,初时未见,后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渔舟;三是可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增添情趣。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句的藏和露,诗句中的诗趣与诗情) (5)“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结合本诗,你认为哪些诗句可以入画,为什么? 明确:全诗构成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定的气氛。颔联可入画:雨后青山,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觉,好像连自己的心也被洗净了一样;而此刻山泉因水量充足,流势增大,那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流过也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使人感到仿佛是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地跳动着。颈联也可入画:忽听竹林里笑语一片,呵,原来是那洗衣的少女踏着金色,沐着清辉归来了,只见河塘里莲叶纷动,清莹晶亮的水珠滚下来,晚归的渔舟荡出来,好一幅情趣盎然、魅力无穷的山村生活画面。 2教师引导,咀嚼画外之意。 (1)教师略说王维与“佛”。 (2)学生再次咀嚼诗歌中的重点词、句,体味其深层意蕴。 思考、品味: ①颔联和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 明确:是。颔联侧重于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于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看起来,此地洋溢着一片热闹,然而,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 ②诗中明明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调动积累,学生言之成理时,教师要善于点拨,引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d31eaed0975f46527d3e1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