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软笔楷书笔画书写的结构原则 软笔楷书不同于硬笔楷书,它更加强调和讲究笔画结构原则,比如重心平衡、主笔、中宫等,并不是说硬笔楷书就不强调这些,只是说软笔楷书的书写中,这些笔画原则涉及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全面,因此值得重视。软笔楷书的书写结构是研究软笔楷书的核心内容。 一、软笔楷书书写概述 中国的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远在战国时期就有了书法的雏形。软笔楷书的鼎盛时期是在唐代,唐代的楷书非常讲究,唐代的大书法家对前人的书法书写原则进行了大综合,形成了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书法种类。在具体的楷书书写原则里面也有许多不同,比如欧阳询和柳公权的楷书就很不一样,通过各人的总结,形成了独特的软笔楷书的魅力。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软笔书写风格,都强调书写笔画的方法,比如在蔡邑《九势》、旧传卫夫人《笔阵图》里面,我们都可以看到谈论笔画方法的文字记载。现代许多练习软笔书写的人,没有经过古典训练,随意进行创造发挥,这是违反科学规律的,不仅否定了前人的有益成果,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不值得提倡,应该坚决抵制。书法离不开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书法就是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具有超越性,对物质的超越是精神的本质,而这种超越恰恰含有自由能动性的原则。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的本质是需要自己来完成的。也就是说,书法的意义需要我们自己赋予,而不是现成放在那里的,书法是人对自身的一种精神要求,软笔楷书就是如此。 二、“中宫紧缩”笔画书写原则 “中宫紧缩”是软笔楷书笔画书写的重要原则,许多练习者都对此有很深的体会,如果加以苦练,掌握了“中宫紧缩”的原则,那么许多字的结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个原则主要集中体现在欧阳询的字体里面。欧阳询把这条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研习他的字体,我们发现他的字所有笔画都指向一个中心点,那就是中宫。这个中宫不仅是字体结构的中心,也是精神内核。软笔楷书书写是一种实践劳动。既然是实践劳动,那么它就需要生活精神,“中宫紧缩”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工具,它相比传统精神更加强调重心,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人文性,而且,作为在书法范围内共知的一种精神,它可以有效进行多方面的人文教育,所以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书法的笔画运用上面。 三、“地载托上”笔画书写原则 “地载托上”原则非常形象,汉字当中的一些字体大多是这个结构,比如“孟、器、皿”等结构,像是有一个盘子托在下面,起到一种稳定结构的感觉。拿“孟”字举例来说,它下面的“皿”字底,作为地载结构,那一横必须要长一点,让人从视觉上感觉到可以承载起上面的所有笔画,形成一种审美的理论。而且,上面的“子”的横不能长过下面的结构,否则就会产生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其实软笔楷书的书写原则有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灵活的用处,在不同的书法家那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不同的运用,但是都有独特的魅力。软笔楷书书写本身就具有一种创新性能,它是书法者独特个性的阐述,书写出来的作品具有个性化的烙印,符合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需求。 四、“会通”笔画书写原则 “会通”一词原本是佛教词汇,本意是融会贯通的意思,在书写里面指字与字之间、笔画之间的一种有机联系。一幅没有会通的书法作品,就显得呆板机械,缺乏生命力,反之则有一种韵味在里面。王羲之的书法就很有会通感,每一个字内部之间、每一个笔画之间都有一种遥相呼应的感觉;单看他的每一个字仿佛都具有生命力。举例来看,唐代书法家王昌龄曾经创作了一幅团扇书法作品《芙蓉楼送辛渐》。这幅作品共有五行字,每一行的长度都不相同,可是我们发现每一行当中的中心线都始终处在一个位置,“寒”和“雨”的几个点长度不一样,但是中心线一致。另外“吴”和“平”的横长撇短与中竖垂直也符合构图的“会通”基本原则。 五、結语 综上所述,软笔楷书在笔画书写上的运用对书法教育贡献很大,笔画书写关系到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目前的软笔楷书训练是主要针对儿童这个阶段的学习群体建立的一种科学系统的书法教育体系。它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对书法的基础认知,培养幼儿对书法的初步体验。本文对软笔楷书笔画书写上的结构原则在运用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认为其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虽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笔者相信未来一定会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带来更多的人文教育应用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d76a0c4aa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09.html